峥嵘岁月,初心不改

先烈血染雨花台,后人唱响忠魂曲
7月9日,实践小组成员来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
从1927到1949年这短短二十多年间,雨花台变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爱国人士的刑场。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的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曾经的这里是人间地狱,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
在雨花台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到:“在一场场血与火的淬炼中,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在雨花台慨然赴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

团队成员走过北殉难处烈士雕像。群像由赭色花岗石砌成,由党的工作者、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战士、学生等九位烈士形象组成,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和以火一样的热情投身革命斗争的顽强精神。

国民党一步一步压缩着共产党的生存环境,先辈们急需一次变革来改变现状,来扭转局势,来为未来的可能性搏取一丝生机。
生死攸关存亡际,转折之城迎曙光
接下来我们去到了转折之城—遵义

遵义会址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这也是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唯一的题字。
正门上的“慎笃”,代表着谨慎不苟而又笃定前行,这正是对于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彰显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大门另一面的“慰庐”二字与之相呼应。
在会址与纪念馆的中间,是一块刻着《七律·长征》的碑石,彰显了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是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壮丽史诗。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历史已经证明,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共产党先辈们开始修养生息,并坚持与国民党的对峙,然而,另一股势力盯上了中华这片沃土——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侵华战争,带来了一场又一场令世界震惊的暴行。
三十万冤魂述国耻,漂浮烛光寄哀思
“泣鬼惊神,金陵馆,冤魂长啸。
曾向晚、彩云追日,血红残照。”

这是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写照。三十万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带着绝望与痛苦,永远地沉睡在了冰冷的地下与长江之中。7月14日,实践小组成员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参观学习。在本次参观学习中,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了南京大屠杀是烙印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上永远无法抹去伤痕。

史料陈列厅内,满壁密密麻麻的遇难者名单,数量之大,难以尽览。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遇难者300000”,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还是一位位曾经鲜活的生命!
缅怀,是为了更加坚定地铭记;铭记,是为了更加义无反顾地前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带着历史的期许和历史责任,南航学子应该运用所学,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
历遥遥革命路,炼铮铮钢铁骨
“红色”是血的颜色,曾经,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热血,铺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如今,“红色”更加象征着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蕴涵着我们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学习红色精神,追寻红色记忆是最好的传承。团队在红色根据地走过,缅怀着革命先烈曾经的血与泪。我们生于不同的年代,但是,我们都有相同的梦,那是一个国富民强、和平安康的中国梦。我们相信,革命事业必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时间:2022-08-22 作者:文凯,张亮 来源:历遥遥革命路,炼铮铮钢铁骨实践小组 关注: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党史学习活动
  • 南师大“城市烟火气”——新时代疫情背景下江苏省夜市经济现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协作,山海情深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巧媳妇”的“薪”生活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天刚刚放晴,太阳自云后探头,泄了一片华光,和和暖暖,撒在两旁街道的屋顶砖墙上。伴着凉爽微风,我们来到张黄镇进行走访调研,考察当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