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学子关爱农村留守群体,赓续厚生精神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农村留守群体关爱服务机制和体系,在落实留守老人儿童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关心关爱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农旅融合,文化赋能” 暑期实践团队充分发扬厚生精神,深入农村基层,关注并解决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的困扰与需求,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村民
      由于农业发展限制,云南省昭通市甘河村的许多中青年家庭选择了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象较为普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留守老人医疗保障问题丞待解决。团队成员走进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家中,通过集体性宣传与针对性答疑的方式,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慰问老人
      河南南阳的团队成员走访慰问了社区老人,在这个炎炎夏日给老人们送去关怀与祝福。团队成员走访了社区的吴阿婆。吴阿婆今年已经八十八岁了,自己现在吃不愁、喝不愁,国家对于她这样的老人每月都发的有补助。虽然需要吃药但是有国家的医保兜底,自己也花不了多少钱,自己平时还可以和小区其他的老人在一起聊聊天。吴阿婆看到团队成员的到来显得异常开心,她说自己年纪大了,就希望能有人陪她说说话,聊聊家常。
 
图为团队成员对留守儿童进行线上辅导
       农村留守儿童是儿童中最为特殊的一类,在原本最需要陪伴与教育的年纪,却因与父母的长期分离而逐渐“蒙尘”。团队成员全力以赴以提高教学水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为宗旨,为留守儿童进行线上辅导。陪伴教学活动第一天,队员们早早就行动起来。“线上陪伴教学活动让我可以将我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以微小的服务奉献于社会。”一位组员在课后说道。每位成员都认真执行下发的任务,认真备课以确保学生能够汲取所学的知识。每一次工作的进展都源于每一位成员的默默付出,都是对教育帮扶做出的贡献。
       通过在家乡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不仅锻炼了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了耐心,更是体会到了这样的工作的平凡和伟大。对社会来讲,这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体现当代青年学子的奉献精神;对个人而言,既是一种自己能力的锻炼,又是能力的提升,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也是对“厚生”精神的秉持。
 
时间:2022-08-21 作者:曲林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党史学习活动
  • 南师大“城市烟火气”——新时代疫情背景下江苏省夜市经济现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协作,山海情深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巧媳妇”的“薪”生活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天刚刚放晴,太阳自云后探头,泄了一片华光,和和暖暖,撒在两旁街道的屋顶砖墙上。伴着凉爽微风,我们来到张黄镇进行走访调研,考察当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