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梦,心系家乡情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10名优秀大学生与界首团市委联合开展了暑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该团队由安徽农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园艺专业、大数据专业与会计专业的10名优秀本科生组成,成员60%为阜阳当地人。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围绕〝规划农业发展思路,振兴家乡回报家乡”这一主题,通过与当地政府签署协议,引进优质种质资源、切实服务农村群众,解决农民实际困难,传播正确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普及先进的马铃薯种植理念,复兴当地的马铃薯产业,振兴家乡回报家乡。
【博采众长,借鉴优秀经验】
2022年8月9日,实践团从界首市出发,第一站到达邴集镇大董村,通过实地走访群众调研需求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和镇村干部共同探讨大董村的产业发展规划、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目标定位,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文化和农民的种植经验,梳理出适合大董村产业发展规划的思路,并承诺帮助大董村提供人才、技术、销售和企业帮扶等方面的支持。会后,团队指导老师与大董村签订合作协议,将大董村作为团队的产学研基地,并举行授牌仪式。
下午,团队前往齐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参观该公司的菌类种植基地与菌种培育基地,学习该公司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种植技术。随后,团队前往邴集镇邴集村开展座谈会,与村书记交流村庄现状与发展对策,对其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分析与讨论,学习该村土地流转和大户种植管理模式,并将其运用到之后的村庄发展中。
在当天的活动中,队员领悟到乡镇基层工作要借鉴优秀乡村治理思路,在实际工作中,立足本地实际,敢想敢干、打造亮点,把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同时,要深刻反思自身项目中的短板和差距,要积极作为,找差距、补短板,重创新、抓特色,打造有形象、有规模、有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扬优势,带动乡村致富】
2022年8月10日,团队在赵庄村开展座谈会,探讨赵庄村马铃薯种植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团队在赵子银赵书记的带领下来到赵庄村工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队员们详细了解到赵庄村马铃薯产业作为国家级地标的的种植发展历程,赵庄村生态土质环境,同时听取了赵子银书记介绍赵庄村全体干群马铃薯种植品种做出的探索和跑市场的坚辛,了解到赵庄村对人才的重视和改革的成就,在2016年年产值如何达到巅峰,本地“赵土豆”品牌如何从辉煌走向衰退?随后赵庄村产业向多元化发展,菌类种植也逐渐走上了巅峰。2020年,赵庄村成立了界首市金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2600平方米食用菌研发基地,800亩标准化种植大棚。赵书记的英勇决策使赵庄村转危为安。利用种植土豆余下的大棚种植菌类,凭借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与种植技术,菌类产业链逐步形成。受疫情影响,新鲜菌类无法等待隔离期便已变质,赵庄村就利用烘干技术,将菌类烘干后销售。从当地零售到远销北京、深圳等地,从大棚中现采摘即销售到烘干保存后远销,赵庄村付出了众多努力与心血。赵书记的创举推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加速赵庄村振兴步伐。
【寻根溯源,解决当下难题】
8月11日,实践团来到赵庄村,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寻根“界首红皮”马铃薯品种,队员们了解到,界首红皮历经风雨,从民国长存至今,在少数村民家中,队员们找到了“界首红皮”。由于该品种种植所需劳动量大而收入微薄,已经不适宜现在的市场行情,团队将“界首红皮”回收,并将与优质种杂交,通过发达的技术及高品质的土肥环境保证马铃薯的品质,力求找寻一种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改良“界首红皮”。“界首红皮”对市场作出的调整是一种创新,也是对历史的回顾。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此次三下乡活动站在当下的中轴上,更应肩负起连接两者的使命,不负前人伟业,开创新时代芳华。
【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8月12日,队员们自行探寻界首市的红色遗迹。
在七七英雄纪念碑前全体肃立低头默哀,表达对革命烈士最崇高的敬意,队员们在碑前献上花篮,以菊花寄哀思,以花香慰英灵。
探访靳寨乡“张大桥阻击战遗址”纪念碑,1941年冬,国民党界首地方驻军骑二军与国民党骑三师八团在此处合围日军,恶战一天一夜,击退了日军,保护界首城免遭侵略。在碑前,队员们回望抗战历史,体会烈士们抗战时期的艰辛,缅怀革命先烈的业绩,回顾老一辈革命家为党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铭记历史,传承红色血脉,感悟红色精神。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队员们认识到,乡村振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三农"工作,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发掘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振兴,简单两字背后却蕴含着无数村干部日复一日的努力,无数群众辛勤奋斗的汗水。乡村振兴道阻且长,需要无数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奋斗,青年应以实干助力乡村,以脚步丈量乡村,用服务帮助乡村,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时间:2022-08-17 作者:田蕙宁 彭雨涵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林学院赴陶庙镇赵庄村暑期实践团 关注: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天刚刚放晴,太阳自云后探头,泄了一片华光,和和暖暖,撒在两旁街道的屋顶砖墙上。伴着凉爽微风,我们来到张黄镇进行走访调研,考察当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