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港口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调研南京港等长三角自贸区港口的发展现状、相关绿色政策落实情况,实地考察分析港口的码头泊位数量、码头泊位长度、集装箱数量等基础设施状况和港口管理方式等因素对港口效率的贡献程度,2022年8月11日至15日,南京港港口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实践团探访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新生圩港务分公司进行参观学习。

2022年8月11日,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南京港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实践团正式启程。实践团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负责人张晓力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对本次实践进行了详细安排和合理分工,告知了需要提交的各类材料、各项任务的内容及时间及其他注意事项。随后,实践团又进行了QQ线上通话,对于本次事件的具体事项进行了热切讨论,各位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实地考察、个案访谈、文献调研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本次实践的过程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2022年8月13日上午十点,南京港港口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实践团正式前往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新生圩港务分公司进行参观学习。途中由工作人员郭师傅口中得知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新生圩港务分公司是由南京港第四港务公司和南京惠宁码头有限公司一体化整合而成的散杂货装卸公司。目前主要从事铜精矿、煤炭、铁矿石、石油焦等大宗散货和化工、粮油、钢材等件杂货的装卸中转、储运等业务。在码头沿岸,实践团成员亲眼见到了万吨级码头泊位与广阔的堆场。经经验丰富的郭师傅提点,了解到码头岸线长2843米,现拥有万吨级码头泊位17座。可停靠8万吨减载海轮作业。港区拥有45万平方米的广阔堆场,10万平方米的仓库以及9万立方米的筒仓,一次性堆存能力150万吨。
在工作人员专业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有幸进入存放大米的仓库参观。只见成堆的大米整齐地堆放在仓库之中,一吨为一捆,摞成了足足六层,场面壮观,也感受到港区管理的有条理。更令人佩服的是,公司年吞吐能力可达3000万吨。港区内拥有12.4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具备水铁联运综合优势,年装火车能力可达300万吨。不仅如此,港区设备齐全,更是拥有两套相互联通的专业化装卸皮带输送系统。现代化的装卸机械,完善的港口服务功能,能满足大型船舶和各类货物的装卸作业需要。
当问及其对环保方面的重视时,工作人员毫不闪躲,强调了其对环保方面的投入的重视。对与散货输送和堆放扬尘、道路扬尘、车辆和到港船舶尾气,新生圩采取定期清扫和冲洗码头面,以减少码头和道路积尘,减少二次扬尘。而散货区域场地及生产系统配备整体现场喷淋系统,用来防治新生圩港区金属和非金属矿粉装卸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船舶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和陆域生活污水,原地面泄水孔全部被封,新建地面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2022年8月14日上午,南京港港口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实践团再次探访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新生圩港务分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在谈及长三角自贸区港口群内各港口的发展现状时,郭师傅表示,各港口都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比如镇江港目前的发展态势十分良好,但目前两港之间在不少有关外贸进口的业务上均有合作。
南京港港口探访实践的最后,实践团成员问及郭师傅对南京港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建议或期许,郭师傅认为,南京港港口发展应继续紧扣“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与长三角自贸区港口群的其他港口协同发展,相互促进,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协同发展港口群体系。
南京港探访实践后,实践团成员在港口所在地栖霞区附近进行了关于南京港生态效率认知情况的民众问卷调查。

在调查的近百份问卷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大部分当地民众对港口生态效率或港口绿色政策不甚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然而在此基础上,当地民众普遍认为南京港港口的生态环境建设达到一般水平及以上,由此可见,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是良好的,已渗透入民众的观念中。综上,实践团成员认为,南京港港口的绿色政策宣传力度应加大,并应在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走生态与经济同发展的中国道路。
南京港港口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实践团
 
时间:2022-08-17 作者:朱佳莹 来源:原创 关注: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党史学习活动
  • 南师大“城市烟火气”——新时代疫情背景下江苏省夜市经济现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协作,山海情深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巧媳妇”的“薪”生活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天刚刚放晴,太阳自云后探头,泄了一片华光,和和暖暖,撒在两旁街道的屋顶砖墙上。伴着凉爽微风,我们来到张黄镇进行走访调研,考察当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