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探寻红色足迹,追忆革命风骨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需要有理想、有目标、有方向,去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强大的祖国。而感悟革命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我们把握方向,实现目标。2022年7月20日,为了深刻感悟革命精神,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忆往昔”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安庆市望江县渡江战役烈士陵园开展相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建于1959年,是为纪念牺牲在渡江战役中的革命先烈而建。陵园内现安放210位渡江烈士的骨灰,其中有名烈士82位,无名烈士128位。园内建筑有渡江烈士纪念碑、渡江雕塑、渡江烈士骨灰陈列室、资料陈列室等。
园内正中央矗立着渡江烈士纪念碑,实践队队员面对烈士纪念碑,心中思绪万千,感慨良多。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在祖国和人民遇到危险困难时,挺身而出,无私的奉献自己的生命,永远长眠在这片爱的深沉的土地。在通往纪念碑的道路两旁有一排排挺立的松柏,他们就如同一个个士兵守卫着这片烈士们曾经挥洒热血的土地。纪念碑的前方还有一个渡江雕塑,雕塑栩栩如生的再现当时的激烈惊险的战斗画面,让实践队员感受到革命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油然升起敬佩之情。在园内还有一处128名渡江无名烈士墓,实践队队员深深鞠躬,表达对无名烈士的哀思之情与敬佩之意。他们的名字虽不被我们知晓,但是他们的精神将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将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深刻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使我们学习和收获。我们在活动中了解到革命历史的残酷,感受到革命烈士的无私,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伟大。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一代一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青年一代的我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将革命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青年。
时间:2022-08-17 作者:章兰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关注: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天刚刚放晴,太阳自云后探头,泄了一片华光,和和暖暖,撒在两旁街道的屋顶砖墙上。伴着凉爽微风,我们来到张黄镇进行走访调研,考察当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