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我国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三线建设工程,探寻三线建设中的艰苦历程,感悟三线建设伟大精神,2022年8月5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陕赣川粤小分队响应校团委“读懂中国·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号召,前往四川省成都市双桥子对四位420厂退休老职工进行深度访谈,搭乘前辈故事里的时光机,回到三线建设时期的420厂,近距离了解三线建设的故事,传承弘扬伟大的三线精神。
四川是三线建设最集中地省份之一。据统计,当年随三线建设入川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达四十万人,当中就包括了420厂上万名的职工及其家属。420厂曾经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最辉煌时拥有两三万工人,加上家属近十万人。
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桥子,四位不同职业的420厂退休老职工讲述了他们与三线建设的故事、与420厂的故事。从前辈们的故事中,队员们了解到过去的420厂就如同一个“小社会”,各项设施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学习到三线建设对于川渝地区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三线精神对于企业创新转型的深刻影响。三线建设者们与420厂“同呼吸共命运”,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了420厂搬迁时的种种困难,在艰苦环境下展现出团结协作、独立创新的伟大精神。
“现在的年轻人要抓住机会,不怕困难,一定要到祖国和人民希望的地方去。”此次实践活动,陕赣川粤小分队通过深度访谈,深刻感悟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伟大精神,同时也被老一辈建设者们至今仍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满怀热情的精神所触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探寻三线建设历史,传播三线建设故事,弘扬三线建设精神。学“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献给祖国”。
远去的是岁月容颜,长存的是精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