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假,北京科技大学SPQ格物致理科普实践团在山西临汾开展科普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和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利用所学知识充分推动科技与人的融合,从生活走向物理,将物理知识简单化、生活化、实用化,为乡村振兴和科普教育贡献青春力量,彰显北科学子担当。

为深入了解群众对科普的需求情况,团队成员在线上发布科普需求情况调查问卷,成员们通过“您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科学知识和科普教育”“您印象最深刻的科普教育活动”等16个简单的小问题来了解当前科普教育现状和公民对于科普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团队成员联系到中国科学院周忠和院士采访,通过了解“您认为科普要如何在理念、机制、手段上创新,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科技呢?”等问题,团队及时调整科普方式,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书面采访 张晨萌 供图)
在了解了大众需求的同时,团队也走进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智慧的种子。
团队成员于8月13日来到山西临汾根号七培训学校开展线下科普活动,接下来的几天,团队成员围绕缤纷的物理世界,开展潜“力”、“热”爱、寻“光”、识“磁”四个主题的活动,为孩子们展示实验仪器,并让他们亲自动手尝试,同时开展天文知识之旅,介绍行星特点与宇宙起源,探索宇宙魅力,最后以科技小制作收尾,让孩子们在探索和创造中收获乐趣,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太空模型 王莹 供图)
为了让更多孩子可以接触到科普,团队也开展了“云科普”活动,将美育和科普相结合,多元维度助力科普教育落地生根。
8月7日,团队成员开展线上科普活动,随后几天先后举行了绘制科学幻想画、以科技赋能物理农业、探索非遗背后的物理、追寻音乐中的物理等讲座,让孩子们可以描绘自己心中的科学,在用绘画、非遗、音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陶冶情操的同时,让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碰撞,科普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授课 朱越 供图)
但由于乡村受到地域和教育资源的限制,乡村的孩子们对外界了解颇少,团队开展“云”游科技馆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大城市的风采。
8月12日,团队成员来到了北京科学中心,以现场体验与线上直播的方式感受科学魅力。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具象数学实验室”,在讲解数学文化史以及科学家的故事中,孩子们多方位的了解了科学家的生活,又通过展厅内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对数学之美有了更深的感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北京科学中心合影 金梓馨 供图)
几天的实践之旅虽告一段落,但格物致理小队的科普之行还未达到终点。科普,格物致理一直在路上。接下来,实践团的成员将秉持着“求实鼎新”的校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科普之路和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