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社会课堂诠释实践意义

河南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社会课堂诠释实践意义
中国青年网南阳6月21日电 (通讯员:张晗 苗建娇 洪梦肖)6月 21日,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三下乡实践团队的青年学子在做了充分准备后,不畏炎热,来到周口市鹿邑县开展以“于市场麦地,了解民情民生”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 关注菜市场和庄稼收成和疫情下的民众生活。
    已经有几年过去了,可是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疫情与我们的生活,与商贩,与经济,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放假的这段时间,我们以小组的形式一起深入菜市场以及乡村等地方去了解疫情对她们生活的影响,对疫情下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会。
我们来到家家户户生活必去的买菜场所,正值炎炎夏日,马路上的柏油路甚至都被晒化。可是,卖菜的阿姨,叔叔,还是和往常一样在道路两旁摆起自己的小摊 卖肉的叔叔也早已将今日需要售卖的猪肉挂了出来。尽管太阳高高挂起,天气蒸热,可是,他们仍边扇着扇子边吆喝着自己的商品。尽管如今各种软件,快递很发达,像多多买菜,淘菜菜等备受人们青睐,可是,她们仍然坚守自己的阵地,无论炎热下雨与否。看到他们,我就会在想;“毫无疑问,他们是做父母的,忍受恶劣环境无疑是为了生活,每个人都在努力面对生活,自己是否真正努力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了呢?”
 

图为小组成员询问摊主蔬菜价格及今年市场。中国青年通讯员 张霖 摄
走着走着,我们走到了一个西瓜摊,我们过去和那个叔叔交谈,他热情的招呼我们,并且切一小口西瓜让我们尝尝他说。他告诉我们虽然西瓜香甜,但是由于天气太热还有疫情的原因西瓜无法到更远些的地方售卖,有一部分只能在这里降低价格来卖。不免想起,疫情对他们的生活的影响,勤勤恳恳可也难免会有所影响,内心泛起心疼,当时内心真的很希望疫情能够快速消散,国泰民安,经济增长,百姓乐道。
 

图为小组成员向果农询问西瓜价格及收成。 中国青年通讯员 张霖 摄
    来到乡村,今年的河南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炎热,仅仅六月份,温度都已经达36度,37度。我们去的时候,所经过的路上都有人工支管,大家在地里浇地,管子喷射出来的水花,有着一定的弧度,大爷们虽然拿着手巾擦汗,可是却是异常高兴地见到我们问他们,他们高兴地谈起庄稼的长势,收成等等。得知今年小麦的长势和售价都格外喜人,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微笑,互相为今年的收成喝彩。他们的笑脸久久不曾落下,我忘不了那个热闹的场面,那些话语,就像最美的歌一直盘旋在脑海中。

图为大家在田里收粮食。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文非 摄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深了解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工作,更好地理解到习主席所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他们坚守自己岗位的执着,以及勤劳,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无论学业抑或生活都要这样,他们向我们诠释了中国人的独特魅力。能够参加此次三下乡活动,我深感荣幸。它让我们走出校园,感受社会大课堂的洗礼,让我们有机会以实际行动去回报社会。
   
 
时间:2022-08-16 作者:张晗 苗建娇 洪梦肖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宣传部 关注: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党史学习活动
  • 南师大“城市烟火气”——新时代疫情背景下江苏省夜市经济现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协作,山海情深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巧媳妇”的“薪”生活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天刚刚放晴,太阳自云后探头,泄了一片华光,和和暖暖,撒在两旁街道的屋顶砖墙上。伴着凉爽微风,我们来到张黄镇进行走访调研,考察当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