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三下乡:考察气候问题,关注社会实际

河南科技学院三下乡:考察气候问题,关注社会实际
夏日炎炎,连续几日的高温让河南频频登上热搜,河南一词也被网友戏称为“可南”,高温侵袭着河南的同时,各个地方的降雨量也在持续地减少,导致河南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干旱,有部分地区甚至两个多月没有雨水,当地农田灌溉成为难题,城市绿化工作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补水工作需求。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在观察到这一气候情况之后,作为返乡大学生,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河南南阳开启了对这一气候问题的考察和深入了解,密切关注着社会实际情况。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的河岸两旁早已干涸露出底层的河道。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译文 供图
这次之前我们小团队有看到,原本应该充满绿植和清澈河水但如今却快要干涸的河道,真切地感受到了降水量不足,但蒸发量极具旺盛不均衡之下的生态失衡。在记录探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停在道路一边的洒水车,旁边的大伯正拿着水管给道路两旁的植被补充水分。烈日炎炎下,大伯顶着夏天的大太阳,手里拿着接通洒水车的水管,浇灌着城市道路两旁的每一处绿化植物,在辛勤的工作中,汗水早已浸湿了衣衫,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服务城市的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不易,想到了我们所在的美丽城市的建成,和这些辛苦的工作人员们的无闻付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较为美观的环境离不开绿化工人日日夜夜的管理和关注。
 

图为团队成员询问城市环境绿化工人工作内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闫依琳 供图
在和大伯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更多的浇水灌溉以及绿化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亲眼看到了绿化工人的辛苦和勤劳、认真为城市绿化付出汗水而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鉴于我平常对自然气候的一些关注和了解,便主动地找到了正在浇水的大伯,一起讨论着今年气候上的一些大变化。比如说河南这段时间较为严重的旱情,久久不能下雨而导致的降水量不足,从而增加了城市绿化的人工工作总量。对于城市绿化工作的时段,我之前有过了解,一般绿化作业的时间分别是早上和下午,但是由于蒸发量过于旺盛,降水量甚少,城市绿化工作不得不增加为早上,下午和晚上这三个时间段。当时我心中的想法是,这些绿化工人的工作总量增加了,那工作人员的待遇是否同样的会有所增加,大伯明确的告诉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的同时,他们的待遇也会相对应提上来。这使我内心感触颇深,真正感受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基本原则以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与大伯告别之后,我们又遇到了同样也是负责绿化以及养护的老奶奶,还有一些同行者,他们用着机器从地下水抽取从而获得水源,同样浇灌着路边的绿化植被,在和老奶奶的交流中,我得知了城市植被的养护需要付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美丽城市的打造离不开这些勤劳而美丽的人们的辛勤付出,在我心生敬畏的同时也在暗暗的下定决心,在社会实践中也要贡献出自己的价值。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绿化养护工作的一些内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闫依琳 供图
炎炎夏日之下,不管是负责洒水的大伯,还是负责绿化养护的老奶奶,我们都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即使在这样酷暑干燥、充满着热浪的天气情况下,仍然在为城市工作默默无闻,努力贡献,挥洒着汗水的那一份辛苦。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不仅仅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武装充实自己,同时也要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服务贡献出自己所应该付出的那一份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有信仰、有信心、有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灯塔,决定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也指挥着我们的实际行动,更关系着我们人生目标的选择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便更应该用自己的力量来为人民和社会服务,在一件件小事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 (通讯员:张译文)
 
 
时间:2022-08-16 作者:张译文,闫依琳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宣传部 关注: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党史学习活动
  • 南师大“城市烟火气”——新时代疫情背景下江苏省夜市经济现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协作,山海情深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巧媳妇”的“薪”生活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天刚刚放晴,太阳自云后探头,泄了一片华光,和和暖暖,撒在两旁街道的屋顶砖墙上。伴着凉爽微风,我们来到张黄镇进行走访调研,考察当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