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延安情·中国梦”志愿服务队赴延安开展全国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延安精神和延安青年运动史。8月9日至12日,在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支持下,由计算机学院周帆老师指导的“延安情·中国梦”实践服务队积极接受系列红色主题教育。
十三年风雨激荡,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延安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带班老师代爽为各团队模拟三五九旅分班建制,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共同组成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实践三班。实践队员在各革命旧址讲师的讲解、基地特邀讲师的现场专题讲述中认真学习、勤奋思考、积极总结,通过寻访革命旧址,重走奋斗之路进行学习调研,认识战争年代的艰苦和当今和平的来之不易,使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内涵,更加坚定了实践队员以勇担复兴重任的信念。
访先辈奋斗足迹,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实践团队先后前往宝塔山、凤凰山麓、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与延安革命纪念馆等革命旧址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实践队员们徒步登山,以此来感受国难当前有志之士“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热血精神。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通过大量珍贵的影像照片与实物资料生动再现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环境下工作和作战的情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的战斗生活,认真地学习了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的历程、路线等重大革命史实。实践队员用双脚丈量祖国土地,寻访延安十三年辉煌历程,追寻峥嵘岁月,赓续精神血脉。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坚定了个人理想,真正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交接下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马立达 高宇 苗力月 巩振淼)
时间:2022-08-15 作者:马立达 高宇 苗力月 来源:聊城大学 关注: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天刚刚放晴,太阳自云后探头,泄了一片华光,和和暖暖,撒在两旁街道的屋顶砖墙上。伴着凉爽微风,我们来到张黄镇进行走访调研,考察当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