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一周年之时,为学习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并弘扬先烈们的红色革命精神,江苏科技大学2022103021团支部开展主题为“重温红色历史,续燃精神之火”的实践活动。分别由各个实践代表,前往家乡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践学习。
活动期间,各代表们分别前往了苏北小延安军旅小镇、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常州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赵一曼纪念馆、姜堰新四军革命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等地开展红色革命教育以及革命精神学习。
实践团成员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蒋馨供图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坐落于溧阳市竹箦镇水西村,为纪念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这一重大历史史实而建立的革命纪念馆。是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红色教育纪念馆。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主体展馆,给成员带来巨大的视觉震撼,同时两侧陈列着当年新四军在抗战期间使用和缴获的各类武器。馆内栩栩如生的蜡像,让实践成员们感到历史就鲜活地呈现在眼前。代表成员表示“如若没有革命先烈艰苦奋斗,那么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牢记历史,努力奋斗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与此同时,处在另一地的代表们也访问了姜堰新四军革命纪念馆。
实践团员参观姜堰新四军革命纪念馆 钱泽松供图 姜堰新四军纪念馆—曲江楼,古时因为其位于大运河拐弯处得名曲江楼。1940年夏秋新四军东进抗日,九月中下旬苏北指挥部进驻该楼陈毅同志下塌于此,在此团结民众,运筹帷幄,为后来“黄桥决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实践团员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这所拥有悠久历史的红色革命纪念馆,楼上后楼后檐中辟有五间通连曲折式的陈列室,97幅革命历史图片,再现了当年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的历史背景和丰功伟绩。
纪念馆陈列室中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这些在橱窗中陈列着的历史文物是红色岁月最真实的见证,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形象,生动再现了当年新四军与苏南人民浴血奋战的一段历史。
实践团员钱泽松表示,“走进曲江楼如同在靠近一段光辉的历史,走近一段真实的岁月。革命先辈们的付出,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于心。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就像天安门广场上的纪念碑上刻着的八个大字所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预示着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在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先辈们凭借坚定的毅力,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捍卫了国家,保卫了中华民族,为此,成员们内心感到深深的敬意。
临走前,顶着炎炎烈日,各个成员们在庄重的纪念碑前默哀3分钟向革命先烈表达哀思和崇敬。
来到淮安,代表们前去当地的周恩来故居学习先辈们的事迹与精神。
实践成员参观周恩来故居 盛舟供图 纪念馆位于古城淮安北门外夹城内的桃花垠,是仿照周总理客厅按一比一比例建设的,馆内藏品丰富,文物价值弥足珍贵。纪念大厅多是图片,介绍了周总理的生平与功绩,系统且全面。成员们表示“当看到周总理抱病工作以及他辞世后百万群众十里长街哭送总理的照片时,感觉一阵涩酸袭上心头,心情忽然变得凝重起来。”
此外,其余的实践代表们,也在国内各地拜访了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有镇江方志馆、四川赵一曼纪念馆、贵州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的翊武公园等地。
实践成员参观镇江方志馆 汪昭廷供图
实践成员参观赵一曼纪念馆 周建林供图 "有的人活着,他己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成员们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最深的感受。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实践成员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
此次的旅途虽然十分短暂,但却让各个成员充分领略到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的灵魂,我们的思绪也在此得到了升华,我们坚信,以后我们的身边将会伴随着五星红旗飘扬的烈士英魂,他们将激励我,向人生成功的彼岸不断冲刺。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将珍惜每一天,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自动化学院 何嘉华、朱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