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湘潭大学数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乌石镇、花石镇调研

  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村位于湖南军旅小镇、全国卫生城镇——乌石镇西部,紧邻国家4A景区彭德怀纪念馆和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彭德怀故居,由原斑竹村,珍珠村两村合并而成,22个村民小组,577户2147人,72名党员,2017年定为省定贫困村。乌石峰村委会于2019年4月联合湘潭旅游界精英——湘潭康辉国际旅行社,联合成立湖南丰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培训出了53户优秀的接待农户。

  三十六坊美景
古有明桥二十四,今存小坊三十六。

无有风尘,欲醉有老酒

无有繁俗,返朴可陶修

男耕女染,应天地而作

笔著纸剪,适造化而求

春花烂漫,此处杜鹃独秀

夏虫啾啾,还看荧舞蛙游

碧湖秋月,何须江河万里

琼窗冬梅,独赏高士之优

心欲静,来坐坐,一盏香茗,好消愁!

在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思路指引下,乌石镇瞄准旅游及相关产业全面发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成功签约了6个集中在旅游及相关产业领域的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将为乌石镇乡村旅游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增加新的动力。

   三十六坊内艺术品
  近年来,乌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以乌石峰村盘活闲置农村宅基地试点为抓手,以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融乡村旅游、特色研学科普和党性教育观摩等于一体,“党建+研学+旅游+农户”的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新路。其倾力打造的“三十六坊”和“乐创森林营地”成为网红打卡地。
  实践队员参观坊内艺术品


 

   7月5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又来到了花石镇,并与花石镇领导共同开展了一场座谈会。以卢书记和张书记为代表的镇领导们对下乡队伍提出了几点期望:

1.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

2.带着高兴来,带着收获走

3.带着感情来,带着感情走

    镇领导还提到了政府在发展经济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实践团成员们积极参与讨论,并对整个座谈会的流程以及内容做了详细的记录。实践团成员此次座谈会的目的在于了解花石镇扶贫工作,了解并探究产业扶贫在乡村振兴方面起到的具体作用,计划通过实地调研+采访的形式,充分了解当地的政策扶持,经济成就,以便为后续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积累更多的经验。

  花石镇座谈会

  实践团成员与花石镇领导合影

   7月6日,在花石镇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马垅村湘莲基地。花石镇马垅村湘莲种植基地的数千亩荷花盛开,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当地有湘莲种植面积2万余亩,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湘莲产业链。成员们都不禁拿起手机,拍照留念。据实践团成员了解,花石镇近年来着力打造资源整合型特色园区、“寸三莲”特色名片和“互联网+”特色销售模式,“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日益牢固。全镇32个村(社区)中有三分之一在规模化种植湘莲,每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左右,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花石自古就有种植湘莲的传统,所产珍品“寸三莲”以其形、色、质、味四绝成为莲中之皇,曾被纳为贡品,盛名远播。湘莲产业是花石镇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

   花石镇党委书记胡卫说:“湘莲产业兴,花石兴,湘莲产业一直立足于花石发展版图的最中央。”
   通过此次的科普知识调研,实践团成员不仅了解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情况,同时也使村民感受到了扶贫政策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实践团之后将继续开展更深入的调查活动,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和幸福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当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乡村振兴,青年大学生在路上!

时间:2022-08-14 作者:丛博予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党史学习活动
  • 南师大“城市烟火气”——新时代疫情背景下江苏省夜市经济现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协作,山海情深
  • 西农学子三下乡——闽宁“巧媳妇”的“薪”生活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天刚刚放晴,太阳自云后探头,泄了一片华光,和和暖暖,撒在两旁街道的屋顶砖墙上。伴着凉爽微风,我们来到张黄镇进行走访调研,考察当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