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作为地域文化的生动载体,不仅满足着人们的味蕾,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感。扬州高邮,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水乡城市,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闻名遐迩。为深入探寻高邮美食的魅力,感受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开展了此次家乡美食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和深入访谈,力求全面呈现高邮美食的独特韵味,为传承和弘扬这一地域美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我的家乡在高邮,高邮,镶嵌在扬州大地上的一颗水乡明珠,不仅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更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从享誉全国的高邮咸鸭蛋,到传承百年的秦邮董糖,每一味美食都凝结着当地的自然禀赋与人文智慧。为近距离触摸这份“舌尖上的文化”,我们以“高邮美食”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旨在通过亲身体验,解码美食背后的地域密码。
在高邮湖沿岸的养鸭合作社,我们看到成百上千只鸭子在湖滩觅食。负责人介绍,高邮湖的天然饵料让鸭蛋自带“金沙流油”的特质。跟着农户学腌制时发现,传统方法讲究“黄泥裹蛋”:用盐、酒、黄泥调成糊状,均匀裹住鸭蛋,密封腌制40天。“现在年轻人嫌麻烦,不少改用盐水泡,但老辈人说,黄泥腌的蛋更香,蛋黄更沙。”农户的话道出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市区的老字号早茶店,清晨5点就坐满了人。看师傅做蟹黄汤包,擀皮要薄如纸却不破,包馅要捏出32道褶,蒸制时火候差一秒都可能“露汤”。而烫干丝更见功夫:白干切得细如发丝,用开水烫三遍去豆腥,浇上虾籽酱油,撒上虾米、香菜,简单却鲜掉眉毛。“高邮人吃早茶,不是为了填肚子,是街坊聊天、慢品生活的讲究。”店主笑着说。
在与渔民的交谈中,我们发现美食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节奏:春天吃湖鲜“昂刺鱼烧豆腐”,夏天用荷叶包糯米蒸“荷香饭”,秋天围坐分食大闸蟹,冬天喝上一碗汪豆腐暖身。“以前湖里捕到鱼,就在船上支个锅,现煮现吃,那鲜味,城里比不了。”老渔民的话,让我们明白高邮美食的魂,藏在水乡的日常里。
这次实践,我们不仅尝到了高邮的美味,更读懂了美食背后的故事:那是水乡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坚守,对生活的热爱。高邮的味道,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地域文化最生动的表达。未来,愿这份味道能在传承与创新中,继续香飘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