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社区食堂,长“笑”美丽生活
武汉市各街道兴建了一批社区食堂,旨在有效解决社区老年人“吃饭难” 问题。凭借 “性价比高、食品安全有保障、口味佳” 等显著优势,社区食堂不仅成为老年人日常用餐的理想选择,还吸引了众多其他社区居民前来就餐。然而,由于价格相对亲民,部分社区食堂在运营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收支平衡难题,导致许多食堂不得不停止经营。
如何推动长者食堂实现长远发展?怎样让社区养老服务更加高效?如何为社区老人创造更为便捷的生活条件?带着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2025 年 1 月 10 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食全食美” 调研团队前往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道水岸星城社区食堂展开调研。该食堂以开业时间长、顾客好评率高著称。调研团队针对餐品价格与样式、社区食堂经营收支等关键问题,对社区就餐人员展开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期望通过研究影响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因素,探寻出一套适用于长者食堂长效发展的普适性思路。

图1 食全食美队与用餐老人合影 郭梦轩摄
调研团队抵达颐养中心时,恰逢中餐时段,食堂内就餐人数较多。用餐环境整洁干净,桌椅摆放整齐有序。服务人员耐心地为每一位前来就餐的居民提供服务,展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值得一提的是,该食堂为方便居民了解菜品信息,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聊。每天工作人员会将菜品信息准时推送至群内,包括菜品名称及价格等,让居民们提前知晓,合理安排。
在人员配置方面,食堂目前共有在职工作人员 5 人,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确保食堂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仅如此,在食堂营业时间之外,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送新鲜蔬菜瓜果上门服务。对于 9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食堂还提供了一系列专属服务。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身体状况,享受专门的点餐服务。此外,工作人员还会根据老人的需求,提供上门送餐以及打扫卫生服务。

图2 社区居民食堂用餐环境 郭梦轩摄
在对食堂餐品价格的调研中,团队成员发现该食堂的收费十分亲民。食堂入口处醒目地张贴着早餐价格表,方便居民查看。而中餐的定价更是实惠,平均 15 元便能享用到一份营养均衡的套餐,米饭不限量,包含两荤两素一汤,荤素搭配合理。当日中午的菜品有肉丸、鱼肉、茄子、土豆丝、藕汤等,菜品丰富多样,兼顾不同居民的偏好。调研团队成员亲自品尝后,一致认为菜品的软硬适中,十分可口,结合价格来看,性价比极高。
尤为值得称赞的是,针对在社区食堂就餐的 60 岁以上老年人,政府出台了切实的优惠政策。早餐每位老人可减免 1 元,中餐与晚餐均可减免 2 元。此外,该食堂所属公司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午就餐的老年人额外提供 3 元补贴。这一系列举措大幅减轻了老年人的就餐经济压力,让他们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美味又健康的餐食。

图3 幸水岸食堂早餐价目表 张雅茹摄
团队紧接着对已用餐的社区居民张爷爷展开了深度采访。水岸星城社区长者食堂至今已营业十年,当谈及这个食堂,张爷爷热情地向队员们分享着他多年来的用餐体验,其中“方便” 二字高频出现,传达出他对食堂的认可。张爷爷透露自己平均每周会在食堂用餐 5 次。以往,一个人做饭不仅繁琐,还容易造成浪费,自从有了这个食堂,他再也不用为准备一人份的午饭而发愁。而且,在用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朋友,让原本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对于收费标准、菜品丰富度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张爷爷都特别满意,他表示长者食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的生活幸福感,已然成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4 食全食美队采访食堂用餐者 郭梦轩摄
通过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深度访问,对食堂的营业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据工作人员介绍,就餐人数平均每天300人,最多将达到500人就餐,中午平均约150人在此食堂就餐。其中早餐就餐人数相对更多,年龄跨度更大;晚餐就餐人数较少;中餐相对适中。当老年大学在附近展开活动时,老年人人口数量最大,就餐人数最多。谈及食堂运营中面临的挑战,工作人员坦言,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利润微薄,仅能维持基本运营。此外还指出很多支持社区食堂发展的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对于食堂的未来,她希望食堂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经营,并且营收能逐步提升,持续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图5 实食全食美队采访食堂工作人员 郭梦轩摄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食全食美队”的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养老事业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此次调研中,队员们亲身感受到社区养老服务在日常生活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社区食堂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持续聚焦养老问题,深入挖掘社区养老长效发展的可行路径。同时,积极倡导将口碑经济融入社区食堂的运营模式,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菜品品质,吸引更多居民,进而拓展食堂业务范围,为保障食堂的长期稳定经营贡献智慧与力量,助力社区养老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