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社会实践团队利用暑期时间探访了大纵湖湿地公园及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进一步了解“地球之肾” ——湿地,本团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面临的威胁,同时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与参与度。
泛舟游湖,舟隐芦苇中芦荡迷宫,它是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的“中国最大水上芦荡迷宫”,也是盐城近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之一。时值仲夏,烈日当空,清风徐来,树影婆娑。伫立于芦荡滩头,微微远眺便见湖面波光粼粼,在太阳的照射下呈斑斓状。芦苇轻拂,飒飒作响;白鹭盘旋,若隐若现。

据了解,芦荡迷宫占地极广,岔口极多,芦苇青翠,水道纵横,循环往复如一个八卦阵。由于地形复杂,许多游客在迷宫中探险时会选择随波漂流,放松身心,且行且玩,在芦苇的清香中感受湿地的奥妙,做一回凭虚御风的“仙人”。 谁曾记,这里之前充斥着水体污染,湿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受损等多重问题。由于长期以来的“”重开发,轻保护”,大纵湖曾面临着过度养殖、湿地植被破坏、湿地功能衰退以及鸟类等野生动物减少的严峻问题,对渔业养殖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为了改善大纵湖的生态环境,盐城市政府开启了大纵湖退圩还湖的整治工程,通过退渔还湖、生态修复等措施以及社会的广泛支持,这才形成了眼前的这片水乡河泽。团队邀请了一位游客进行采访,当问到对于大纵湖芦荡迷宫的感官时,游客表示:“泛舟游湖,徜徉其间像被芦苇包围了,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芦苇,时不时有白鹭、野鸭与船并驾或突然窜出,十分惊喜。”
寻岛访园,一探珍禽真貌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也称为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江苏中部沿海的滩涂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保护区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其中散布着零星的湖心小岛,是珍禽的重要栖息地。稍作伫足,可见大量的沙鸥翔集,轻快翱翔,纵情天宇,繁衍生息。

珍禽园是一个集生态旅游、科普教育、鸟类观赏于一体的特色景点。这里囊括了分布在中国各地的九种鹤类,号称"一园看尽中国鹤"。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及导游讲解,团队成员了解到目前鹤类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鹤类种类已经由原来的27种减少到了15种,保护鹤类刻不容缓。团队成员主要对丹顶鹤进行了观察研究,见证了丹顶鹤的放飞活动。在工作人员的一声令下,丹顶鹤振翅起飞,或俯或仰,洁白的双翅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展现了大自然蓬勃的生机活力。
丹顶鹤主要栖息地在湿地、沼泽等湿润的环境中。在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建设之前,这些区域曾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湿地开垦、过度养殖),使得丹顶鹤的栖息地破碎化、零碎化;随之而来的便是环境污染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下降,进而严重威胁了珍禽的生命安全。通过划定保护区域,限制人类活动,净化水质等工程的实施,丹顶鹤的气息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促进其种群数量的缓慢恢复和增长。在河边,游客驻足观赏,眼随鹤动,目如风转,惊叹于丹顶鹤的神圣与美丽。空中划过的优美身姿以及游客脸上的赞叹笑容便是对近年来盐城生态文明建设最大的肯定。
团队期望近年来,盐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建成丹顶鹤博物馆
,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丹顶鹤为专题建立的博物馆,展示了丹顶鹤的生态习性、保护历程以及相关的科研成果;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成功……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要的今天,期待盐城在保护湿地,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贡献更大的力量,也期望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