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社会实践团队利用暑期时间探访了大纵湖湿地公园及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进一步了解“地球之肾” ——湿地,本团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面临的威胁,同时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与参与度。
在亲身体验了大纵湖湿地公园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之后,我深感自然之美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它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因其能吸收沉淀有毒物质,净化水质,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 曾经的湿地存在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由于长期的开发,疏于保护,导致了水体恶化、植被减少及生物多样性受损等多种问题。近年来,国家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通过了解国家为保护世界作出的举措,我深刻体会到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湿地不仅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还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通过举办湿地保护讲座、展览等方式,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了其对实体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决心,在注重法律保护的同时提高了公众对保护湿地的参与度和主人翁意识。
这让我认识到,生态保护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更是对人类自身未来的负责。大纵湖湿地公园的建设,依托的大纵湖地区广豪的湿地,清澈的水资源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豪,展现了大自然的澎勃生机、秀丽之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这里不仅是花鸟鱼虫的栖息地,也是人们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好去处。通过深入实践观察以大纵湖湿地公园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候,我们才能拥有这片美好的家园。
丹顶鹤作为珍稀鸟类,从古至今都被视为颇有灵性的生灵,其美丽的身姿和独特的生活习性令人叹为观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丹顶鹤博物馆。展馆外形采用千纸鹤造型,从北到南逐渐升高,昂扬的"鹤首"为制高点,顶端设有观景台,可以供游客一览保护区的自然风貌。博物馆内容丰富:从丹顶鹤的生态习性、分布范围,到它们面临的生存挑战与保护现状,每一个展区都设计得既科学又生动,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丹顶鹤及其生活环境,令人目不暇接。

“一园看中国鹤”,其中生活着丹顶鹤、白头鹤、白鹤、黑颈鹤、赤颈鹤、灰鹤等九种鹤。作为比人类早出现6000万年的鹤类,经过多年的变迁更宕,全世界由原来的27种减少到目前的 15 种, 其中中国占了9种。而此园便可一览中国的全部鹤类。这是一件骄傲但又发人深思的事情。园内,每一片湿地都模拟了鹤类自然栖息的环境,每一处都体现了对这此古老而神秘的生灵的尊重与呵护。群鹤翩翩起舞,貌甚闲暇,或舒或仰,怡然自得,宛如身处蓬莱神境、仙家府第,超然脱俗,不滞于物。看着它们,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嚣。
然而这份闲适的背后也隐藏着对鹤类保护现状的 忧虑。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城市的崛起,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鹤类的生存空间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挤压。保护区虽能暂时为它们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但保护鹤类及其栖息地,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方是正解。近年来,随着退渔还湿等一系列措施的开展,盐城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鹤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希望这里不仅仅是一个让人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能发挥警醒世人,宣传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