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阜宁县立新村:从龙卷风废墟中崛起的乡村振兴典范

发布时间:2024-08-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探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取得的辉煌成绩,7月20日,我有幸跟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盐城市6·23风灾立新遗址,开展“寻‘访’赤忱心,探‘行’浩山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6年6月23日,盐城市阜宁县遭受了17级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立新村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村落之一。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个小村庄瞬间陷入黑暗,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惨重。然而,正是在这片废墟之上,阜宁县政府和人民共同书写了一部关于坚韧与重生的壮丽史诗。

走进立新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曾经被龙卷风摧毁的民房遗址,如今被一块块“龙卷风受袭旧址严禁翻动”的红牌子所标记。这些红牌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逝者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许。然而,在这片废墟之上,我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源自受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源自政府在灾后迅速响应、全力救援的坚定决心。

面对灾难,阜宁县政府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了康居工程,旨在让受灾群众尽快安居新家园。他们不仅为受灾户提供了集中安置,还出台了《农村康居工程三年行动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改造农村危旧房屋,同步建成一批美丽宜居乡村。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康居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了基层治理的力量。他们通过摸底调查,精准识别危房户和贫困家庭,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灾后重建,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这些举措不仅加快了灾后重建的步伐,也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阜宁县政府还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他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高效农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在康居点附近发展绿色企业和高效农业园区。这些园区不仅吸纳了大量当地劳动力就业,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阜宁县还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们通过挖掘和整理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这些品牌不仅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也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城乡文化融合,让乡村文化在城市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曾经,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或许只能被动承受,无助地看着家园被摧毁。但如今,情况已经大不相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灾害治理体系。从精准的天气预报到高效的应急响应,从快速的救援行动到全面的灾后重建,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防护网。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访问,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更是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只有当我们拥有了一个完善的治理体系和一个高效的治理团队时,我们才能在面对自然灾害等挑战时保持镇定和从容,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相信在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阜宁县将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让这片曾经遭受灾难的土地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更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董洁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川护学子用行动诠释“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 锦织历史千年韵,印刻文化青春行 —— 一路振兴队云锦博物馆之旅
  • 织梦云锦,探秘古韵 —— 一路振兴队的文化寻根之旅
  • 红潮领袖成员寻访扬州,开启红色文化探索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