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我们见证了一个文化交融与复兴的新时代。那些曾一度被遗忘在角落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漆扇的精湛工艺、绒花的独特魅力以及旗袍的典雅之美,逐渐重回大众的视线,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网红”产品。本项目旨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式,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那些被誉为“网红非遗”的漆扇、绒花、旗袍等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故事。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本团队希望能够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兴趣,进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网红非遗”之漆扇篇
2024年7月1日,实践团队到达暑假社会实践的第一站——雨花美术馆。在这里我们参加了由雨花台美术馆承办的“夜品雨美——名家带你看展览之漆扇手工坊”的公教活动。在现场,由南京传媒学院讲师孙亚楠指引,开展了漂漆体验课。在这节课堂当中,我们学习到了漆扇的发展历史与传承过程,并且详细的了解了漆扇的制作工艺,通过老师讲述的制作工艺,我们沉浸式的体验了一场漆扇制作流程,现场的学员更是通过旋转、轻摇或垂直的方式将漆扇制成独特的纹样。以漆为笔,漆器工艺与扇子的相互结合,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美丽。
图1 讲师孙亚楠讲述过程
图2 团队成员与讲师合照
“网红非遗”之绒花篇
2024年7月19日,实践团队来到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宅地进行参观学习。我们的实践团队参观了绒花展览馆。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仅详细了解了绒花的制作过程,还欣赏了许多精美的绒花作品。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赵树宪老师的生平事迹,深深感受到绒花作品的魅力以及赵树宪老师对绒花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绒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传承和发扬。而赵树宪老师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工业化的发展,南京绒花的制作技艺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像赵树宪这样的传承人坚守着这份传统技艺,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让南京绒花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南京绒花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3 手艺人制作过程
图4 精美绒花展示
“网红非遗”之旗袍篇
在当今社会,随着时尚潮流的不断变化,旗袍并没有失去它的魅力,反而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中成为了时尚界的重要元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旗袍,喜欢旗袍,甚至将旗袍作为一种时尚符号来追求。
2024年8月11日,实团队参观了由江苏影视频道旗袍国风《寻找十二金钗》大赛海选现场,在海选现场,我们欣赏到了由各个年龄阶段展示出的旗袍之美。我们团队在旗袍海选现场对部分参赛选手进行了采访。大部分选手对旗袍文化有着真正的热爱和一定的了解,而一部分年轻选手则被旗袍的美丽所吸引,希望借此机会宣传旗袍。当然,也有部分选手对旗袍文化了解不多,希望在此次比赛中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这场海选现场,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展现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每一件旗袍都展现出浓郁的中国风,让大家感受到独特的国风魅力。
图5 海选现场
图6 海选过程
通过这一项目我们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兴趣,通过实地调研、亲身体验和广泛传播,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技艺特点,从而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兴趣。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也有助于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与发扬中国非遗文化,这不仅有助于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也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美好。通过这一项目,能够让我们了解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我们也应该珍惜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让非遗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