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学子三下乡:“寻访赤忱心,探行浩山河”实地调研
中国青年网宿迁8月1日电(通讯员 倪心雨)8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利用这个暑假,走进宿豫区曹集乡文化广场,开展‘寻访赤忱心,探行浩山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地调研采访。为充分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变化发展和历史成就,依托文明城市创建,探索该地区在乡村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取得的巨大成就,实践队员对话宿豫区曹集乡文化广场负责人员,走访正在文化广场观光休闲的乡村居民,开展《乡村居民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感悟调研》,系统调研的家乡在乡村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同时实践队员还观光当地乡镇图书馆,为促进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砥砺前进,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法治建设、社会保障、基层治理、文化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第二十次代表全国上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江苏省宿迁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通过全面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全面提升。
开展这次文化广场调研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用调研结果分析当地乡村的发展情况,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和国家凝聚力,促进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人们对建国以来取得辉煌成就的了解,感悟祖国的伟大与富强,同时引导大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个契机,通过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实践队员来到了曹集乡文化广场,采访了多位居民,其中他们采访到了宿豫区曹集乡文化广场的负责人李先生,李先生表示,宿迁市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建国75年以来,宿迁的快速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毗邻淮河,是中国优秀的生态示范城市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宿迁市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他还表示,在环境保护方面,宿迁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大力推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宿迁市大幅度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宿迁市还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设了一批太阳能电站和风力发电厂,有效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图为李先生在向实践队员介绍自助阅览机使用说明。倪心雨 供图
接着,实践队员跟随李先生的步伐来到了宿迁市宿豫区曹集乡的图书馆,进一步感悟建国以来,在党的带领下乡村文化的快速发展。实践队员了解到,最近几年,宿豫区曹集乡加强了教育投资,新建了多所中小学。无论是从学校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宿迁的乡村教育做的都相对不错,同宿迁市政府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宿迁籍大学生新春恳谈会,政府和企业都有相关的补贴政策,为每一位想在宿迁就业的市民提供物质保障。同时,李先生向实践队员说道:“当谈到文化发展,我认为有几个关键方面需要考虑。建国75载,这是一个与时俱进、融合创新的过程。我们需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文化的转型与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仅带来了技术的进步,更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在文化发展现代化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育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政府应该注重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普及度,让更多人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另外,还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技术手段和创新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李先生。倪心雨 供图
通过和李先生的交谈,实践队员对于他强烈赞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高兴。同时,李先生对于此次的调研活动也大力的肯定和赞扬,希望通过宣传的力量,让祖国的历史变迁更普遍的走入大众视野,让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和李先生合照。倪心雨 供图
(通讯员 倪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