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索乡村振兴之路:新时代的农村复兴之道

发布时间:2024-08-1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弘扬红色纺织精神,赋能乡村振兴新形态”社会实践团队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启江村进行了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在6天的时间里,我们深入基层了解村子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
启江村隶属于南通市川姜镇,因处于通启河与新江海河的交汇处,由而得名。素有“近代第一城“美称的南通,在建筑业和高端纺织业颇负盛名,川姜镇更是高端纺织业中的佼佼者,其所生产家纺品质优良,销往世界各地,已然成为当地一张突出的名片。虽然村民的生活水平因为纺织业得到长足进步,然而受限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位于川姜镇边沿地带的启江村的发展较为滞后,基础设施陈旧,村子的界面较为落后,为带动村子的发展,周书记深耕基层近十年,带领村民不断探索发展方向。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队员采访周书记对于直播助力乡村振兴的想法来源。章一多供图)
受限于自然环境,启江村没有特色旅游业支撑,也没有大片的耕地提供收入,“民富村贫“的问题由来已久,如此情况之下,周书记结合当地优势产业,与相关单位合作,为村子创建账号,宣传启江村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借助直播平台直播推广启江村的家纺产品,以此增加村里的公共收入,同时宣传当地特色产业,解决支部开支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启江村纺织业的知名度。这项计划目前还在初步实施阶段,距离预期仍然具有一定距离,但是周书记和她的同事们有信心,随着将这项计划持续推进终会成功。

(图为川姜镇启江村村干部对大学生日后发展做出美好期许。顾一航供图)
这次社会实践启江村的发展案例,我有所启发:不同于城市丰富的产业结构,农村的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和儿童,既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实现服务业的入驻,也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助力高端制造业发展。如何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议题,这次的社会实践给我启发:以当地特色产业为基础,在此之上,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向外界宣传。基于以上思路发散思维,大部分农村以农业为支柱,部分农村因其独特的风光受旅游者青睐,可以借此发展。除去这些”幸运儿”,很大一部分农村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高速发展,想要摆脱桎梏,不必落入传统产业之窠臼,以其他产业为基底,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依旧可以在困境中寻得一条新路,由此发展小微企业对于农村经济而言,小微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指明农行发展的一条新的出路,其高额的利润无疑是传统农业难以企及的,然我们仍不可急于动摇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保持经济基本盘稳固,才有底气去寻求新发展方向。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的发展依旧挣扎,各企业需要更广泛、稳定的销售渠道才可以在挣扎的漩涡中站住脚,其产品宣传成为需要注重的一方面,常规宣传在当下社会宣传力度实属有限,传统媒介淡出我们的生活,与之相反,大众传媒当下的发展如火如荼,网络成为了当下传播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更贴近所有人生活的媒介,借助网络平台来展示自己的产品,相较于传统方法,受众更广,企业规模得以不断扩大,以之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必将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互利共赢局面,这也是启江村周书记所努力实现的一大目标。综上所述,就如何发展好农村这一议题,启江村给我们一条思路:立足传统发展体系,却不被其所困,敢于探索新思路,结合当地优势产业,两者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与川姜镇启江村周书记在启江村党群服务中心处的合照。张煜供图)
作者:章一多 顾一航 张婷婷 来源:弘扬红色纺织精神,赋能乡村振兴新形态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汉江师范学院“破茧”志愿服务队助力十堰市儿童福利院素质教育
  • 情系桑榆寻共富,青年智汇新乡韵
  • 7月,浙江财经大学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智助桑榆,数绘乡韵”实践服务团奔赴杭州、台州两地三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
  • 08-10
  • 青春无毒行禁毒宣传 西安邮电大学团队赴陕西榆林开展暑期实践
  • 环保行者,文明之旅-------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寓贵山青,扬黔之美”家乡文明赋能队社会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