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碧血丹心社会实践队:半月红色支教实践报告
团队概述:
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是湖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集中安置了郧阳区18个乡镇4150余户、近1.5万人。红色文化传播相对匮乏,儿童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为此,湖北医药学院碧血丹心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4日至7月18日在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学校开展为期15天的红色支教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红色支教主要聚焦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人文情怀,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深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行的“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设计具有红色教育、生命教育、文体教育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校方的需求和支教对象的实际情况,碧血丹心暑期社会实践队为同学们开设了红色经典故事、医学急救和书法手工以及足球课,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团队成员:张斯怡(队长)、吕乐翀(副队)、曹玉(后勤组组长)、徐佳艺(宣传组组长)、贺力(赛事组组长)、周思圻(宣讲组组长)、邓紫菱、李佳仪、鲁文青、蒋秋艳、占思、寇琳琳、曹依琳、秦微羽。
实践过程:
播撒红色种子,丹心筑梦路长红——宣传红色文化
“五史”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我们通过深入乡村偏远小学,以红色故事宣讲的形式,给山区的孩子们传递精神内核。同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以影视、话剧等更具特色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经典故事课程包括讲述红色历史人物故事,相关歌曲的教学,可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深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行的“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为增强课堂趣味性,避免故事情节平铺直叙,碧血丹心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进行了部分剧情演绎以及与情节相关的歌曲合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能将一个个红色故事脱口而出,还表示以后要成为像杨开慧一样的人,报效祖国。
七彩假期暖童心,助力乡村教育——关注儿童健康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留守儿童问题尤为突出,孩子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同时伴随着乡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留守儿童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乡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乡镇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通过填写问券,走访等形式调研当地实际情况,当地儿童对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医学常识不够了解,假期生活单一,缺少陪伴,因此碧血丹心社会实践队开设了医学急救和书法手工以及足球课等。
医学急救科上从呼救到心肺复苏,从包扎到辨别药物,同学们都能基本掌握。通过下课前的情景演绎,学生们身临其境,不仅起到了再次复习的效果,还增强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书法课下课后仍旧有很多同学在继续练习。经过认真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书法的要领,还培养了耐心和毅力。队员们要求同学们写下自己的座右铭时,他们写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追求梦想,不言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最后的作品展出中,每一位同学都交上了自己优秀的作品并表示日后也会积极练书法。
手工课上队员们带领同学们用扭扭棒做出花朵、用红绳打出中国结、用卡纸做出立体拉丝披萨等,深深的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争相学习,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后,同学们都能做出花朵、中国结和披萨等,更有同学将做出的花朵送给了队员们。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制作方法,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足球课上,队员们结合球类运动特点,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教学,边游戏,边教学,让学生享受道运动的乐趣。经过认真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足球技巧,还增强了身体素质,提升了自信心,相互之间更加团结。
团队成果:
碧血丹心社会实践队已于去年身入各地红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观看纪念馆、宣讲红色故事、传递红色精神,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今年,碧血丹心社会实践队将红色文化带到偏远地区,关心乡村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让学生体验到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接收到了红色文化,学会了各种技能与知识,充实暑假,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践小结:
碧血丹心社会实践队立足于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红色教育,并通过开设多元化的课程,注重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关注乡镇儿童心理健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境,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给孩子们带去心灵的慰藉,同时加强志愿者教学水平培训,确保红色支教的稳定性。
作者:徐佳艺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初探红村,走进新时代
- 2024年7月16日,伴随着如火的阳光,经济学院“共话浙里耕五育,循迹百村锦绣程”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宁波市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沿
- 08-09
- “上山”寻古韵 下乡助新农
- 为进一步感受乡村振兴的时代足迹,2024年7月17日,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共话浙里耕五育,循迹百村锦绣程”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金华
-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