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邳州蓝印花布传承与发展的调研在中国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悠久的历史延续着璀璨的文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长卷,记录着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更替,见证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中华文化创新与艺术的具体体现,也是各地区独特文化的生动反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具有深远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意义。怀揣着对古人智慧的向往,无锡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邳州蓝印花布研学小分队来到了邳州市蓝印花布艺术馆和非遗传承基地。

团队成员首先拜访了传承人王如坤先生的家。在这里,团队成员见到了这位74岁的省级蓝印花布传承人,他热情地接待了大家。王如坤先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项古老艺术,为了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他倾尽家资建立了印染坊和蓝印花布艺术馆。在传承人家中,团队成员受到了热情款待,王如坤先生耐心地回答了小队成员的问题,并详细讲解了在传承非遗文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此外,他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随后,传承人带领团队成员前往蓝印花布展览馆。在展览馆内,各式各样的蓝印花布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团队成员们对这些精美的印花布赞叹不已。在这里,传承人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蓝印花布作品,并分享了他在传统蓝印花布创作上的创新。他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神话元素、汉画元素等新的内容。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传承人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也展示了他在蓝印花布传承与发展中的创新思维。

最后,传承人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染坊,让大家得以近距离观察印染蓝印花布所需的各类工具。传承人详细介绍了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并现场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演示。蓝印花布的印染过程主要包括设计绘图、凿刻花版、调制灰浆、刮浆、入染、刮灰斑和晾布等多个步骤。经过这一系列复杂且精细的工艺,我们才能得到美丽的蓝印染布。传承人亲自展示了每一步的制作过程,同时分享了他独特的凿刻花版技艺,并强调了制作时需注意的细节。
此次参观蓝印花布的制作,不仅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价值,也让我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制作的乐趣。每个人在参与制作的过程中,都各自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与创造力,增强了团队间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在传承人的指导下,我们不仅学习了蓝印花布的具体制作流程,更在努力与实践中思考了如何更好地将这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透过这些古老的技艺,我们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到传承的重要性和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期待能够将这些宝贵的传统技艺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蓝印花布以及其他传统艺术的魅力。
无锡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邳州蓝印花布研学小分队
指导老师:黄梓涵
作者:谭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