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兰州理工大学——讲好家乡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8-2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征程我国“三农”工作的主题主线和重点任务,乡村振兴成为在所有农村地区、农村诸多领域、涉及各个层次展开的战略部署和生动实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因语言沟通障碍而造成的信息闭塞仍然是需要关注和推进的重点任务。2023年8月21日至2023年8月24日,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的“推普助力乡村振新”社会实践团队在张国勇老师和潘永锋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开展为期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为东乡县普通话基础薄弱以及教育质量不高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提供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向东乡县当地人们推广普通话,致力于消除农村人们在文化和经济方面存在的先天发展障碍。

  甘肃省东乡县于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东乡县位于甘肃省 中部西南部,以少数民族——东乡族为主体,土地贫瘠,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当地经济以畜牧养殖产业为主导,牛羊肉消费是其东乡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脱贫的道路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正是因为其属于少数民族聚居 地同时信息闭塞,多数东乡县马场村人民使用的语言仍然为其方言,使用方言对他们 的牛羊肉向外售卖带来了很大的阻力,近年来,电商行业虽然兴起,东乡马场村牛羊肉也采取了电商售卖的方式,但是,会说普通话,可以讲好普通话的人寥寥无几,所以,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认为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东乡马场村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村民 走向致富的道路。经过调查分析,实践队员发现,在这其中,不光要让村民可以很好与城市买家进行交流从而推动电商行业更进一步,儿童推普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举措。

  暑假期间,团队成员经过研究发现,讲好普通话是讲好家乡故事,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东乡县马场村居民经过往年社会实践的帮扶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电商平台,但是普通话水平低却成为大多数人不能参与电商运营、让脱贫致富方案“卡脖子”的重要问题。

  实践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决定成立相应的帮扶小组,与东乡县马场村青少年进行交流,在驻村老师的带领下,为当地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普通话课程。课程分为:“讲好家乡故事”、“国学经典诵读”以及“推本溯源”。

  在“讲好家乡故事”课程授予过程中,青年志愿者们向马场村的孩子们讲述了自己家乡的秀丽风光,美食物产、文化特色等,同时,我们也讲述了自己大学生活中的趣事,让孩子们了解到马场村以外的世界,扩展了他们的眼界,并鼓励他们也介绍东乡的特产以及近年的变化,甚至于讲述自己在学校的趣事等。在讲述期间,实践队员告诉他们,只有用普通话进行讲述,才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家乡,才可以把他们的家乡推广向全国。孩子们讲述过程中,我们也会对他们普通话发音等进行纠正。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授课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也了解到我们平时生活中接触不到的地方。马场村学生马明明说:我平时很喜欢打乒乓球,以前我们村子没有乒乓球桌子,现在,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学校也有了乒乓球桌,我很感谢来帮助我们的哥哥姐姐以及叔叔阿姨们。

  社会实践队员认为,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是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应该做的事,而有幸前往为他们传授知识,都也深感荣幸。

  “推本溯源”板块的课程,实践队员们针对孩子们的姓氏进行讲解,实践队员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为孩子们讲述了“马”姓的由来以及其他孩子们的姓氏“驼”、“买”等姓氏的由来,并且告诉他们,他们自己的民族——东乡族的起源。旨在让他们不忘根本,明白“引路在脚下,追梦向前方”。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讲“马”姓的由来
孩子们认真聆听实践队员讲授,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中满是光芒,因为,在平时生活中他们根本不会去想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自己的民族为什么会存在。而实践队员的讲述让他们知道,原来东乡族的起源如此悠久,自己的姓氏竟然还有一段故事。

  实践队员也很喜欢为孩子们授课,原先实践队员认为普通话只是一个和别人交流的工具,现在,实践队员发现,自己所会的普通话还有一个新的用途——让更多人了解普通话,学习普通话。

  “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践队员为他们教了唐诗以及弟子规。实践队员用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孝廉,让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体谅父母的辛勤付出。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讲授弟子规
实践队员们也通过唐诗,向他们串讲了唐朝的历史,让孩子们了解到民族大融合的唐朝盛世,亦让他们知道,在如今我们56个民族是一家,我们和他们不可分割。

  最后,“讲好家乡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为期三天的授课在孩子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朗朗背诵声中拉下了序幕。授课期间,青年志愿者为孩子们赠与了学习物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走出家乡,以在未来报效国家,发展自己的家乡。授课结束后,孩子们对青年志愿者十分不舍,这三天的学习对他们来说非常有用,实践队员让他们尽可能去说普通话,他们也发现了普通话的魅力所在。

  接下来,实践队员们深入东乡县农户家庭,为他们发放普通话宣传册,向他们介绍普通话的重要性。实践队员告诉他们,东乡的牛羊肉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但是仅仅只在甘肃省内销售,如果想更大的扩展售卖规模,说好普通话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其他地区的客户沟通。虽然全球语言多元化,但是普通话的重要性不仅仅仅限于中国,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大多数国际组织以及企业都提倡普通话教学。作为中国的一份子,学好普通话刻不容缓。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社会实践队员对马场村村民学习普通话提供了一些方案,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志愿者预计利用自己专业知识针对东乡县马场村村民普通话发展建立一个线上交流平台,受众群体主要为东乡县马场村居民以及大学生群体。东乡县居民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使用普通话交流日常,大学生可以对他们的日常视频语音进行点赞鼓励或者进行指导,激发东乡县马场村人民学习普通话的信心。帮扶团队也会定期上传一些普通话课程于平台中,以解决居民想学习普通话但是无人教授的困难,课程也会配套一些相应的习题,助力东乡县马场村村民巩固普通话。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为村民发放宣传册并告诉他们普通话重要性
8月24日,实践队员向马场村村委会捐赠了绘本书籍,为马场村的孩子们提供一个普通话学习环境,同时我们建议,在授课的同时加设“普通话”交流时间,由教师牵头鼓励同学们与朋友利用普通话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分享书籍。

  在四天的社会实践中,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为东乡县人民带去了普通话的火种,不仅仅传授给了孩子们普通话相关知识,还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向着星光前行,培养了他们对于普通话的热爱,为他们心中深植一颗长大报销国家,发展家乡的火种。甚至于,也为村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让他们明白只有学习普通话,家乡的名片才可以推广至全国,为他们拓展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次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兰州理工大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的一次成功尝试,也反映出大学生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了解与关注。通过教授与宣传相结合,青年志愿者为当地孩子以及居民提供了引导和支持。同时,实践团队与他们的联系也不会因为距离而中断,实践团队成员们会一直致力于东乡县普通话推广并宣传更多人加入他们,为少数民族脱贫贡献力量,贡献出青年志愿者的青春力量。

  这样的实践故事鼓舞人心,也为其他高校和志愿者团队提供了可行的指导。通过关注少数民族的教育现状,通过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实践队员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让教育的种子飘往更加偏远的地区。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的社会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示了青年志愿者的付出,诠释了奉献的志愿服务品质。同时让少数民族教育问题被更多人看见。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与马场村孩子与驻村老师合影
 
作者:曾雨晴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济宁居民对肌少症的认知现状和老年人患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