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长大学子三下乡:参观阳泉市博物馆,了解 阳泉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3-08-0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的力量,博物馆作为公益的文化宣传机构在文化的宣传、发扬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为进一步探寻阳泉市的历史发展情况,学习先进经验长安大学赴山西阳泉“激活特色产业·振兴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0日来到阳泉市博物馆,观赏文明瑰宝,探索文化历史底蕴,研究当地产业建设情况。
 
图为实践队员在阳泉市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阳泉,古称漾泉,因泉水喷涌而得名,自古是“燕赵秦蜀往来之道”,系“晋冀门户”“三晋要冲”。阳泉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后一度改称阳泉工矿区。同时,阳泉也是太行骄子,京畿藩屏,自然胜景,英才辈出。
走进博物馆,实践队员见识到了阳泉的多元文化,见识到了历史文化在此留下的文脉缩影于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为山城儿女留下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刚刚步入展厅,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星宿”的世界,环顾四周,如浩瀚星辰一般,当中映入眼帘的是“关山烟云”这四个大字。“关山”亦有所指,代表了阳泉在历史中的重要位置,关隘重重,抵御外敌;那逝去的历史,亦如烟云,虽已飘散,但其精神不散,在阳泉这片大地上留下的文化和文物遗存,更不会消散。
 
图为讲解员于“关山烟云”展馆为实践队员讲解阳泉历史文化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解博物馆展品
 
图为讲解员带领实践队员体验古代学习环境
紧跟着,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百年巨变”及“北方砂都”展览馆,在这里,实践队员们见识到了阳泉市近代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山西乃至全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缩影。“爱国爱乡、实业图强、荣辱担当、拼搏向上”的精神激励着阳泉人砥砺前行,全市逐步形成了以能源产业为支柱、重工业为主体、众多行业协调发展特色产业的体系,赢得了“小上海”的美誉。
 
讲解员为实践队员介绍平定砂器专题展

阳泉市产业振兴历史
通过对阳泉市博物馆的深入了解,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当地矿产和紫砂器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十分重要,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也需要传承中国文化,发展出符合当地情况、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
 
作者:杨占坤 来源:杜雪莉
  • 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发展调研
  • 【百千万工程】|统计与数学学院“月入百千万”实践队赴汕尾
  • 传统之美与心灵的邂逅
  • 传统之美与心灵的邂逅
  • 风起,微微的风,拂过指尖,轻轻掠过脸颊。仿佛这微风里蕴含着无穷的柔情,而我手中的明德折扇,便是那个与风相见的媒介。今年7月10日
  • 08-03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2010年7月24日,温家宝总理到阜南县王家坝镇,检查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在汇报会上精炼提出“王家坝精神”,其中就包括了舍小家、为大家
  • 08-03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