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古称襄平、辽东城,是辽宁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以石化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市、辽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截至2022年,全市下辖5个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4735.78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39.5平方千米 [55],常住人口154.3万,城镇人口104.48万人,城镇化率67.71%
辽阳市是东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战国时期,为燕国辽东郡治所,秦沿燕制。汉初辽阳为辽东国首府,后仍将辽东郡治设于此。公孙氏时期,襄平为平州及辽东郡治。西晋初年,襄平再次成为辽东国首府,后改平州治。东晋时期,辽阳先后被前燕、前秦、后燕、高句丽等地方民族政权占据。唐代辽阳为辽城州治所,一度成为安东都护府府治。辽、金时期,设东京辽阳府。元代为辽阳行省驻地。明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统辖辽宁全境。清初曾在辽阳建都,后设辽阳府辽阳县,再改辽阳县为辽阳州。民国置辽阳县
近些年,辽阳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将由以下几方面来介绍
经济
辽阳市是国家、省商品粮基地和瘦肉型猪、淡水鱼养殖重点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达,西部平原土质肥沃,盛产水稻、玉米和淡水鱼,享有“粮仓”之称;东部山区林果茂盛,盛产山楂、南果梨。辽阳是国家、省商品粮基地和瘦肉型猪、淡水鱼养殖基地。以高产优质粮田、蔬菜温室大棚、畜牧业(黄牛、生猪、肉鸡)、林果业、淡水养殖业“五项开发”为重点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正向纵深发展。
2022年,辽阳市地区生产总值891.8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9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03.4亿元,下降5.8%;第三产业增加值388.5亿元,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为11.2:45.2:43.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170元,比上年增长2.1% [56]。
2022年,辽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4亿元,比上年下降11.4%,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8.2%。其中,各项税收62.1亿元,下降11.7%,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7.2% [56]。
辽阳市是国家、省商品粮基地和瘦肉型猪、淡水鱼养殖重点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达,西部平原土质肥沃,盛产水稻、玉米和淡水鱼,享有“粮仓”之称;东部山区林果茂盛,盛产山楂、南果梨。辽阳是国家、省商品粮基地和瘦肉型猪、淡水鱼养殖基地。以高产优质粮田、蔬菜温室大棚、畜牧业(黄牛、生猪、肉鸡)、林果业、淡水养殖业“五项开发”为重点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正向纵深发展。
辽阳市工业门类包括石油化纤、轻工、纺织、冶金、化学、机械、电子、建筑材料、能源、医药和食品加工等十几个主要行业。其中,化纤工业是国家重点基地之一。辽阳石油化纤工业公司是中国以引进装置为主,具有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纤联合企业。辽阳有全国最大的制药机械厂和全国造纸机械、工业纸板生产基地,铁合金厂是国家铁合金行业的重点企业。乡镇企业形成了以矿业开发、建材、钢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鞋和服装加工为主的一批有影响的乡镇企业集团。钢模板、纺织袋、铝型材、旅游鞋、皮装加工等行业在东北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
2022年,辽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 ,集体企业下降66.9%,股份制企业下降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6.2%,私营企业增长14.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5%,制造业增加值下降8.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6%。分主要行业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下降2.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下降4.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28.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33.9%,金属制品业增加值下降47.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9%;原材料工业增加值下降4.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1.0%。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产量3002.7万吨,比上年下降1.1%;铁矿石成品矿1700.8万吨,增长6.1%;石灰石1361.5万吨,下降17.0%;硅酸盐水泥熟料928.1万吨,下降10.0%;水泥871.7万吨,下降22.8%;钢材239.7万吨,下降27.9%;塑料制品1.6万吨,增长9.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222.6亿元,比上年下降14.4%,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5.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1.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25.4%。利润总额亏损0.7亿元,同比减少76.6亿元,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减少20.9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减少39.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减少20.2亿元。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工程合同额271.8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本年新签订工程合同额124.0亿元,增长10.5%
2022年,辽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1亿元,比上年增长0.4%。分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71.2亿元,增长3.0%;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216.9亿元,下降0.4%。分经营地看,城镇零售额228.8亿元,增长0.3%;乡村零售额59.3亿元,增长0.9%。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273.5亿元,增长0.4%;餐饮收入额14.6亿元,增长0.1%。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1.0%,中西药品类下降4.9%,日用品类下降8.3%,烟酒类下降32.8%,饮料类下降14.7%,汽车类下降15.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7.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3%,通讯器材类下降82.3%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辽阳市有普通小学招生0.85万人,在校生5.96万人,毕业生1.06万人;初中学校招生1.04万人,在校生3.35万人,毕业生1.3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0.72万人,在校生2.13万人,毕业生0.6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0.52万人,在校生1.35万人,毕业生0.41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0.85万人,在校生2.31万人,毕业生1.1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31人,在校生350人,毕业生1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98万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辽阳市有各类卫生机构1472个。其中,医院57个,卫生院3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站)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3个,村卫生室835个,门诊部2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10个,其他卫生机构13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7个。年末各类卫生机构床位1.52万张,各类卫生机构人员共1645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239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5190人,注册护士6092人
科学技术
2022年,辽阳市新增授权专利1680件,比上年下降19.9%,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3件,增长40.9%。年末共有有效发明专利636件,比上年增长13.8%。技术市场成交各类技术合同248项,比上年增加19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年新增“专精特新”产品35个。年末企业技术中心72个,本年新增3个;年末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65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669个;企业自愿性认证(包括体系认证、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1808个,强制性认证证书42个。年末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2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项。年末有地震台站4个,其中省级地震台站1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辽阳市有文化馆、艺术馆8个,博物馆3个,档案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公共图书馆藏量127.7万册,比上年增加6.1万册,全年总流通44.2万人次,比上年减少5.5万人次。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8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3%
公共交通
太子河中华大桥
截至2022年,辽阳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735辆,比上年末增加141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490辆,比上年末减少59辆;运营线路106条,比上年增加31条;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2477.5公里,比上年增加432.9公里;全年客运总量0.35亿人次,比上年减少0.23亿人次。年末城市出租汽车3579辆
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辽阳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二人转、辽宁鼓乐 [48-49]),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1个,比上年增加40个
以上就是辽阳市近年的发展变化,我相信辽阳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而我也会为辽阳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却又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