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的变化也令人瞩目。长大后再次重新观察身边的一切,我才惊讶地发现家乡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样子。今天,我想谈一下大学生对家乡变化的看法,从不同维度去剖析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衣食住行基本民生方面
首先,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来看。穿衣方面八九十年代中国人尝试改革开放带来的胜利果实,人们的着装开始走向多样化新颖的款式,缤纷的色彩,多彩的材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穿着选择,21世纪人们的穿着风格,不再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范围内,人们的穿衣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款式,人们更多的追求是个性,让人赏心悦目,希望用衣着就能表达自己,中国人越来越自信,向世界不断的展示自己美的风采。住所方面从混合共用到各走所知,短短10年间过去一代高低错落的瓦片房,已换成了现在林里的高楼大厦。即使在乡村,许多人家都住上了自己盖的两三层的小洋楼,泥泞的乡村小路铺成平整的马路,旧日贫困落后的村落,换成如今的中国新型乡村,人们活得更加体面,也更加有尊严了。城市的面貌日新月日,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不断向高科技现代化发展。出行方面,从“以脚丈量”到随意选择。改革开放40年。国人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拥有第一辆自行车,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火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从长时间排队只为搭上一辆公交车,到如今手机一开就能叫车,这些不可思议的变化,在40年前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先行官。
家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还记得小学时期,一块被雨水冲出水沟的路面,常常是数月才得到修复。而现在,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宽敞平整,交通灯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愈加便捷。家乡的变化也带来了方便和质量的提高,比如地铁的建设让市民出行更加快捷、高效。我认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也是产业升级的靠山,并且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市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家乡经济结构的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过去,家乡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产业,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家乡已经开始向现代化产业逐渐过渡。例如,家乡现在已经发展成互联网科技新城,吸引了不少的高新技术企业前来投资和创业。同时,家乡也致力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对旅游产业的投资和推广。可以看出,随着产业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化,家乡的实力也在逐渐增强。家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伴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乡的建筑、风景、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相对于高速的发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却显得更加缓慢。以我家乡为例,虽然曾有一些文化景点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还是难以避免失传和流失。在这个背景下,大学生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即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文化,发掘家乡的历史和人文底蕴,用科技和创新的思维去拯救家乡的历史和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随着城乡环境的整治,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得到提高。如今家乡的街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车辆摆放的整整齐齐,在红绿灯路口可以看见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指挥行人过马路,一切都那么的井然有序!酒水车来来往往,为我们撇去浮沉。道路两旁还种植了许多美丽的盆栽,使人赏心悦目。
医疗制度体系的变化
医疗带来新变化,健康就在家门口。在医疗保障方面的改善更为深入。过去,许多村民从不信医生信鬼神、有病自己扛一扛到如今主动看医生;这些年,村卫生室从简陋不堪到如今崭新的医务办公室,血压仪、血糖仪等基础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里许多妇女从依赖迷信到相信科学,愿意到医院生产,母婴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政府组织开展老年人免费体检及流感疫苗接种、育龄妇女两癌筛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定期查体等活动,切实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以更加优质便服务为辖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持续推进老年健康宣传周、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宣传、“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肿瘤和结核病防治讲座等活动,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讲,普及健康生活理念,用实际行动切实增强广大村民的健康保护意识。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点面结合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和质量,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人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健康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医疗服务供给与百姓就医需求不相匹配仍然突出。
我的家乡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的乡镇,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入的了解了近年来乡村医疗的变化,令我有些震撼。这些年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农村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改善。农村里年轻人在外奔波事业,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留守家乡,一旦犯病及时前往就医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政府出资建立的村卫生室,给百姓就医提供了很多方便,而且价格上有优惠,切身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治疗也更加方便。
村卫生室在医疗救治方面有很多好处,医生更加了解患者病情,离患者家也很近,村医不仅可以在患者不方便时去到家里诊治,也可以选择在家里住院观察,减少了大量的交通和住宿成本费。村卫生室在众多益处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村医的医治水平较低,大多未经过长期专业的训练对干疑难杂症也束手无策。老年人常患有慢性疾病,为在发病之初找到治疗,会演变成难以解决的重症。政府在综合考量了众多因素之后,最终可能取消村卫生室。对于没有建设村卫生室的地区不会继续建设,已建地区会加强医护水平的提高和培训,同时逐步建立。
村卫生室在降低百姓治病成本的同时,医疗设施和医护水平的落后,在给百姓治病时,无法保证百姓的身体安危。中心卫生院的建设是将村的医疗资源集中起来,改善医疗水平,虽然百姓在看病过程中比以往要艰难,但是质量可以保证也可以安心。在联合创建中心卫生院之后,可以购入先进的医疗设施,引入高素质的医护人员。农村居民在患病就医时,不再担心村卫生室的误诊看错,也不用害怕城市的高昂治疗费,一举两得解决了看病的疑虑。百姓治病最担心的就是保障和花费,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满足百姓所渴望的,及时解决现有问题。信息化技术时代,高端的医疗设施资源能够解决潜在的病因,而农村全覆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储备,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中国作为人口基数大国,地理区域广阔,在短时间里,不能解决所有医疗问题。政府心系人民群众,从人民利益出发,保护底层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时代的浪潮下,国家奋楫前行,不失其机遇,我们抬眼便可见城市日新月异,而乡村发展也在悄然无声中推进。如今俯瞰这片村落,它已不再被贫穷和偏僻所挟制,一代人的俯首劳作、瞠路垦荒,造就了今之大美乡村。我们也将接过上一辈人交接的时代接力棒,将家乡建设的重任担我辈青年之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