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足迹,追溯“汝”“被”党史记忆乡村振兴促进团实践报
学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实践团队:寻觅足迹,追溯“汝”“被”党史记忆乡村振兴促进团
指导老师:胡文军老师
实践时间:2023年7月3日-2023年7月9日
作者:侯佳丽 李灵芝
摘要: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进一步助力乡村的发展,践行党的精神指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寻觅总书记足迹,追溯‘汝’‘被’党史记忆”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3年7月3日赴郴州市汝城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充分结合,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在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中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培养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乡村振兴,红色文化
一、实践主题
寻觅足迹,追溯‘汝’‘被’党史记忆
二、实践背景
红色资源作为革命文化结晶,是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鲜活教材。汝城县沙州村是新农村示范建设村,同时也是红色革命老区。2019年相继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汝城作为红色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该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大战略意识、大景区格局、大品牌创建、大营销模式”工作举措,全力打造经典红色景区。沙洲村借助“半条被子”红色资源的强大吸引力,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闯出了一条以红色文化旅游为引领点的致富之路。此次实践活动以走进农村、服务农村、奉献农村为主要内容,依托汝城县红色文化资源及其特色景观,打造文旅一条线,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推进红色文旅融合,助推新乡村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实践方法
(1)实地参观法:为深入挖掘汝城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团队成员前往汝城会议旧址、“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等红色革命惊景区进行参观学习,重温革命故事,感受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2)问卷调查法:为深入了解汝城县居民及游客关于景点建设的满意度及红色文化的认知度,团队成员对龙王庙国家湿地公园和沙洲村各景点的居民及游客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
(3)文献调查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准备前期,团队通过线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前了解调研目的地相关红色文化背景、相关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以便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实践准备
为保证本次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团队成员在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查阅资料、对接实践地团县委,制定项目书等,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如下:
(一)查阅资料。为保证实践顺利进行,团队成员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新闻,提前了解郴州市汝城县的红色文化背景,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储备相关知识。
(二)制定项目书。与实践地点取得联系,顺利对接后,团队根据各地的具体实践内容以及预期取得的成果来确定相应的活动内容和实践形式,并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制定了详细的实践方案。其中,实践形式包括实地参观、人物采访、讲解员讲解等。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分别为联系人员,财务管理,拍摄及剪辑,文字编辑及后勤保障。
(三)对接实践地。确定实践目的地后,团队成员自行在汝城县官网上获取到当地团县委办公室的联系方式,积极与当地团县委进行联系,通过学院发函、电话联系等方式与调研地成功对接。
五、实践过程
(一)实践时间:2023年7月3日——2023年7月9日
(二)实践地点: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
(三)实践天数:7天
(四)实践目的:旨在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汝城县红色文化为热点,找到创新点、突破点,制定出一条好玩、舒适、便捷、高性价比的文旅路线,同时打造相关文旅宣传视频。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推动汝城县当地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五)实践内容:
1.寻访古色文化故里,聚力青春振兴乡村
时间:2023年7月4日
过程:上午团队成员们一同前往濂溪书院进行参观学习,由专业讲解员范琼老师为团队成员们讲解了濂溪书院的来源及相关故事。通过讲解团队成员们被周敦颐仁爱利民、清廉为官、勤政利民,在浊流中依然保持高尚品格所深深折服。随后团队成员们来到了朱氏总祠,朱德将军题字“世界一家”的牌匾,让团队成员们领悟到朱德将军心怀天下的胸襟。下午团队成员们还去往了文塔、绣衣坊等地。此次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了当地的悠远的祠堂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沉淀。
2.坚持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23年7月5日
过程:上午参观龙王庙湿地公园时,团队成员开展了环保小卫士活动,主动去捡拾垃圾。希望在减轻湿地公园保洁人员的工作负担的同时,呼吁汝城县人民爱护环境,向社会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下午,团队成员们来到了美丽的沙洲村,对汝城县龙王庙国家湿地公园及沙洲村各景点的游客进行了关于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问卷调查。
3.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时间:2023年7月6日-7月8日
过程:团队成员们追来到了沙洲村“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徐解秀老人的旧居,团队成员对徐解秀老人的二儿子朱中雄进行了采访。之后,团队成员一同来到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认真听讲解员讲述红军长征途中军民鱼水情的感人故事。听完讲解后,团队成员们对陈列馆讲解员进行了个人采访。与此同时,陈列馆馆长对团队成员们进行了专业的讲解培训,经过两天的不断练习与打磨,团队成员们最终完成了此次讲解活动。通过这次讲解活动,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红军长征时的艰辛与军民鱼水情的温暖以及独属于沙洲村的红色精神。
六、调研总结与收获
(一)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先后了解了汝城会议旧、“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等地的红色革命故事,对几处革命旧址一一进行调研参观,并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宣传。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了解了汝城县红色文化的革命发展历程,重温了革命先辈在艰难岁月里留下的精神财富,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团队成员们当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跟党走。勇于担当、砥砺前行,踔厉奋发,争做新时代的爱国新青年。
(二)结合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密不可分,挖掘好和传承好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有效结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团队成员通过切身体验汝城县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同时综合考虑各景点之间的路线,精心为游客打造一条文旅路线,以“景点+体验”的形式向网友们展现汝城县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三)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譬如文字编辑、语言表达、视频拍摄及剪辑等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聆听红色故事,参观古色建筑,游览绿色景点,切身体会汝城县“三色”文化的魅力,深刻领会汝城县文化的深厚底蕴,团队成员在绿色景点龙王庙湿地公园中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里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故事。经过磨砺与锻炼后,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潘丽,何源平.新时代红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创新[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0):161-164.DOI:10.20028/j.zhnydk.2023.10.040.
【2】张玲. 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丰富“半条被子”故事的时代内涵[N]. 中国文化报,2023-03-04(007).DOI:10.28144/n.cnki.ncwhb.2023.000764.
【3】郭伟智.传承红色文化 赋能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路径方法研究[J].公关世界,2023(12):49-51.
作者:李灵芝 侯佳丽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社会实践】走访南京城墙博物馆
- 2023年7月31日上午,泰州学院数理学院“走访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感受城墙的历史文化。
- 07-31
- 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 奋斗百年风雨无阻,献礼百年青春向党。为纪念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追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深挖红色的宝贵精神
- 07-31
- “三向”互动提效能 青春共治筑未来
-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其治理效能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紧密相连。7月29日至8月1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9位本科生组
- 07-31
- 安食珍馐,厚德载食
- 曲阜师范大学“食”步芬芳社会实践队以二十大的重要精神为指引,深入参与了一项关乎国家全局的社会实践活动——食品安全与浪费调查与倡
-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