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系列的重要指示精神,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人们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强大作用,带动更多的居民养成垃圾投放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2023年7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垃你入伙”垃圾分类志愿实践团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金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我在本次活动中也受益匪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些事说起来是容易的,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起初,我对垃圾分类只有一个片面的理解,但在参加本次活动后,我才发现原来实施垃圾分类需要了解如此多的知识与技巧。在平时生活中,我发现很多居民都存在一些陋习,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或老年人居住较多的小区,乱扔垃圾的现象相对来说更为严重。我认为一方面是以为大部分居民并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过垃圾分类知识,缺少落实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大部分人无法从以前处理垃圾的意识中转换过来;另一方面,居民无法深刻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意义。实际上,不能正确认识垃圾分类,不仅污染了环境,还浪费了资源,同时也增加了清洁工的工作难度。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考虑到社区多部分居民都经营店铺,很难协调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宣讲活动。商议过后,我们志愿团成员决定全体出动,走访社区群众,向他们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的意义。我相信我们团队成员之间配合十分重要,我们相互协助,共同努力,只要团结一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活动中我们还展示了提前用回收利用垃圾制作好的各种“变废为宝”的玩具及饰品。我们通过这些“变废为宝”的手工艺品,引导社区居民思考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大家眼中,垃圾是臭的,是脏的,是没用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垃圾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资源。我认为垃圾如果分类得当,处理得当,也可以变废为宝。可回收垃圾,如塑料、废报纸等,只要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做成像笔筒、装饰品这样有用的物品;不可回收垃圾,如剩菜、果皮、树叶等,充分利用后会变成有机肥料;废旧的易拉罐,摇身一变可以成为玩具火车…在宣讲中,我们志愿团成员也重点讲述了部分垃圾回收利用以及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方法。在宣讲最后,我们设置了问题抢答环节,借此希望社区居民可以提高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共建共享美好文明社区,一起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垃圾是危害我们健康,也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垃圾焚烧引起空气污染,垃圾填埋引起土地减少,乱扔垃圾引起水源污染…我觉得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和组织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学习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争当垃圾分类先锋员。我们要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当中,带头遵守垃圾分类制度,倡导绿色办公,做好源头减量、分类投放,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我们要靠自觉把垃圾扔进合适的垃圾桶,从行动上落实垃圾分类,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提高地球资源的利用率。垃圾分类不仅是随手为之的良好习惯,更是一个科学体系,我认为垃圾分类的落实情况综合体现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城市的管理水平,群众的素质高低。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垃圾分类不只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行动。身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应当践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践行垃圾分类,乐享文明生活。要让中国碧波荡漾,草木长青,谱写下“万里江山恣意开”的生态华章。
文:朱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