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响应“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号召的背景下,广东医科大学急救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以“悟空勇闯关,急救护成长”为主题的一系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调研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总是会猝不及防的出现,如溺水、中暑、触电等事故不在少数,这些事故的发生极大程度地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对于缺乏防范自护能力的青少年和学龄期儿童的危害更为严重。相关数据显示,意外伤害是0-14岁少年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占我国少年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长。但大部分青少年以及青年对急救知识了解匮乏、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不能冷静、正确地应对。
据此,广东医科大学急救志愿服务队针对青少年以及青年对急救知识的需求,以大学生暑期返乡的形式,向当地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去了解高山村及其附近村民对于急救知识学习的情况,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目的。
(二)调研目的
1.激发小朋友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助力提高高山村民对学龄期儿童急救知识普及率,让小朋友学会如何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明确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拥有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
2.拓宽高山村民对于急救知识了解的知识面,鼓励他们一同前来学习急救知识,针对家庭急救常用方式进行学习,以防不时之需;
3.与大学生志愿者们共同进行合作交流,更好地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三)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面向雷州市附城镇高山村高山小学3-6年级约50名学生、高山村村民以及雷州市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培训对象。
(四)调研意义
1.提高了当地村民对于急救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宣传关于急救知识技能学习的必要性。
2.帮助青少年在课后学习更多的急救知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为日后急救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3.在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的帮助下,急救志愿服务队完善了志愿服务的方式。
(五)调研方式
问卷填写方式;
走访乡村家庭;
摆摊宣传;
派发传单;
(六)调研时间与过程
7月10日,急救志愿服务队成员前往高山村附近村民居住地,走访乡村家庭,以扫二维码做问卷的形式询问他们学习急救知识的情况以及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急救志愿服务队成员还科普了一些家庭急救小知识,引起他们对于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
7月14日,急救志愿服务队成员在高山村村民委员会附近摆摊宣传急救知识技能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有心肺复苏以及止血包扎,并且面向多年龄段,为多年龄段心肺复苏提供相应教程和不同的指导建议。直到下午,一部分成员前往城镇,在步行街派发急救知识小课堂的传单,让更多的人获得了解急救知识学习平台的机会。
(七)调研结果
本次参与调研的对象大部分都是中年人,剩下的是以7到18岁的青年为主的青少年。参与调研的女性占比达到了百分之70,调研对象的学历普遍是小学,初中学历。在中年人群体中带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孩的情况较多。并且带的小孩都是处在意外发生的高发期的阶段。不仅如此,在调研当地的小孩子普遍都喜欢外出游玩并且是单独出去游玩,这样子会使发生意外的概率大大增加并且孩子们自救的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调研人员对于意外伤害的了解较全面但是还是有所不足,了解的方面比较局限,只了解平时经常发生的就较普遍的意外伤害情况。他们对于简单常见的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还是较为了解的,但是有些情况的处理方法还是不够正确。他们对于相关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同时,他们对相关急救法的认识还是不够了解,比如说心肺复苏,海姆利克急救法等。他们了解急救知识基本上都是靠收音机,电视,医护人员的科普等,可以看得出他们没有可以很好学习,准确的途径。即使他们的小孩在最近三年里很大部分的都没有发生过意外,但是他们都意识到学习急救知识很重要。最主要的问题总结为当地的人们都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给他们去学习正确的有用的急救知识。

图为第一天调研过程中,一些小孩子围在急救队员身边了解知识。(黄家盈 摄)

图为急救队成员采访村内居民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黄家盈 摄)

图为急救队员挨家挨户进行调研。(黄家盈 摄)

图为急救队员前往城镇步行街发传单宣传。(黄家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