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北民大学子三下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道中华”创新结合宣讲的实践报告

一、引言: 
为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深入到群众中去,推广“道中华”文化品牌。针对临潭县红色资源文化优势,西北民族大学“道中华”文化传播品牌宣传推广实践团决定于2023年7月5日--7月9日,赴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进行宣讲,同时与洮州“花儿”协会进行学习交流。实践团以临潭县“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三个方面为主线,借助PPT、kt板、视频、小游戏和问答等复合型的互动形式开展宣讲,并在宣讲结束后借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实践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这也是实践团的价值所在,力图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五个方面全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纵深发展,让石榴之花在甘南绽放,让石榴籽与“道中华”心连心。
 
二、实践背景:
“石榴花开美甘南,籽籽同心道中华。”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以及文化再生产的发展。西北民族大学“道中华”文化传播品牌宣传推广实践团赴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创新性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道中华”文化传播品牌结合起来,开展了走进社区,农村开展宣讲,与当地“花儿”协会共探文化品牌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响应了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生动实践。实践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人民群众,在基层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浸润人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为青年一代,实践团成员充分做好民族团结的忠实维护者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充满活力的青春诠释。
三、实践主题以及内容:
我们“道中华”文化传播品牌宣传推广实践团本次“三下乡”的活动主题主要是创新性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道中华”文化传播品牌结合起来,并贯穿学科优势开展宣讲。实践团在经过前期大量扎实的准备并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统战部协调沟通后,决定赴临潭县古战村、城关镇东环路社区、拥军广场进行宣讲。活动进行方式主要以PPT投影宣讲为主,互动问答为辅,为活跃现场气氛、带动村民聆听的积极性,宣讲团还开展了简明的小游戏、并在互动问答中为村民发放小礼品。
   除宣讲外,宣讲团还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了村民对宣讲活动的满意度以及建议,旨在在基层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浸润人心。宣讲之余,实践团还与“花儿”协会共探文化品牌,创新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新道路。在实践中传承民族精神,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石榴之花在甘南绽放,让石榴籽与“道中华”心连心。
 
实践流程
本次实践分为前期准备、中期磨合实践、后期推广和总结反思
1. 前期准备
我们团队前期准备工作在2023年6月12日展开,由于我们皆是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几天的了解,沟通和交流,在6月中旬时,跨专业组队,最终确认团队成员为六人。队长敖小雨,队员汪琦航,刘浩,孟远涵,张文琪,陈叶晴,其中少数民族三人,汉族三人。在确认团队成员后,我们团队立即开始了分工。前期准备时每两个人为一组,由全体队员准备三下乡立项书、策划书、,为后面工作准备奠定基础。在老师的帮助下联系实践地,汪琦航,刘浩小组计划各种活动具体实施方案、物资购买等。每组相对独立,而随时又有照应。在立项书方面前后修改过5次,并在后期不断的进行调整。完善前期准备工作,持续到6月19日,共7天时间,交由学院,学校审核批准。之后,在6月25日,立项通过,确立团队队名为:西北民族大学“道中华”文化传播品牌宣传推广实践团。敖小雨队长带领团队购买物资,由刘浩成员专门购买,并作为团队财务,保管团队活动经费、车票购买等工作。
 
2.中期磨合实践
我们实践团以临潭县“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三个方面为主线,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及具体情况,打造了多元复合型的方案开展宣讲,并在宣讲结束后以问卷、访谈的方式对群众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站起来”主要讲述了甘南的红色文化--位于临潭县的新城苏维埃政府旧址和民族英雄黄正清将军如何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故事;“富起来”主要讲述了西北民族大学是如何运用“造血式”扶贫、“爱心助农”等方式助力脱贫的故事;“强起来”主要讲述了临潭县是如何通过中药材和特色文旅产业走向强起来的发展历程;宣讲过程当中穿插了与观众的精彩互动,使宣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交互性,使宣讲内容更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特色性,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2023年7月6日,我们于古战村开展宣讲。古战村是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古战回族镇下辖的行政村,并于2023年3月,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我们在宣讲时结合古战村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力图打造文化旅游标杆为背景,以“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三个方面为主线,并从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五个维度上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中的教育落实。在宣讲后,团队成员以问卷的形式收集村民对宣讲活动的满意度及建议。

2023年7月7日,我们来到了临潭县洮州“花儿”协会进行交流学习。协会会长还与我们实践团分享了洮州“花儿”协会的成立历史、成员构成、目的和开展的活动。协会会长表示:“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有什么传统习俗,在我们这,大家都一样唱花儿,都团结友爱。”洮州“花儿”协会与实践团共探文化品牌,促进了文化再生产机制的发展,更将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新型的民族团结之路。
           
同日,实践团赴城关镇东环路社区开展宣讲。团队成员在与社区秦书记沟通后了解到本次宣讲的倾听人群大部分是职业为农民的老年人,为此,实践团结合社区文化背景,决定将小游戏与宣讲内容结合起来,将临潭县种植藜麦带领人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寓教于乐的分享给社区的老年人们。宣讲结束后,东环路社区书记评价实践团说:“你们的互动很好,以前在社区也举办过宣讲活动,但这一次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是真的听进去了”。
2023年7月8日,实践团于城关镇拥军广场开展宣讲,在正式宣讲前,团队成员在广场对宣讲人群、年龄身份等特点进行预先调查,发现少年群体较多,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宣讲方案。以民族团结为中心,团队成员组织大家进行“石榴籽共拥抱”的游戏,让群众身体力行感受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价值内涵。并且在宣讲期间依据广场的地点特征,播放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音乐,使群众在共唱共享中感悟歌曲中所传递的民族团结精神。
3.后期宣讲和总结反思
团队成员们总共制作了9篇文字稿,其中的视频稿、组图稿发布在中青网、全国大学生网以及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官网等多个平台,并借助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宣传。此外,实践团还与洮州“花儿”协会,东环路社区公众号有效联动,以网络媒介来传播,进行宣传。实践团队对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当三下乡活动逐渐落下帷幕,去乡镇,去社区,去广场,接触不同的人们,因地制宜地改变宣传策略。经过三下乡,我们明白此次经历这将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终生受益。我们虽然在实践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最终内心是满足的。我们也将牢记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我们将运用专业知识,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们每位成员各自阐发了自己从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启示和感悟,从中选取形成实践报告。

三、实践成果
建强了“道中华”文化品牌宣传推广团队 提高宣传质效带队老师以上率下,充分发挥了领学促学作用,带动团队以学丰富充实宣讲,增强了实践团的理论学习力;带队老师对团队成员进行技巧培训,并且及时召开研讨会,增加了团队的核心凝聚力;团队成员根据宣讲地点、任务特点,进行相应的分工和落实,结合实际展开实践,增强了实践团的自我创新力。
创新了“道中华”文化品牌宣讲方式 广泛展开宣讲本次宣讲采用“内容+互动”的形式,探索创新了宣讲方式,以临潭县“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三个方面为主线,并从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五个维度上入手,进基层、进乡镇、进社区、进广场,让宣讲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使听众能够听得懂、坐得住、乐意听。
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实践 民族团结深入人心本次宣讲把深奥的理论问题转化为民众能够理解的生活用语,通过通俗易懂的教育引起民众的情感认同,完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体系。同时,本次实践引导大家更好地学习、领悟、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民族团结的思想深入人心。
 
四、实践反响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获得民众对活动的即时性反馈,在宣讲后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参与宣讲的居民和村民。并通过访谈来获取村干部和社区干部对活动的建议。
总体情况本次总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2份,回收率为86.67%。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96.15%。样本总量为50人,详细分布见表1。由表可知,宣讲对象性别分布均匀,各年龄阶段均有分布,且受教育水平较低。
变量 分类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26 52%
24 48%
年龄 0-17岁(少年) 14 28%
18-40岁(青年) 16 32%
41-65岁(中年) 17 34%
65岁以上(老年) 3 6%
受教育水平 小学及以下 18 36%
初中 21 42%
高中 4 8%
大学及以上 7 14%
就业状况 学生 15 30%
有稳定工作 6 12%
退休 1 2%
其他,请写明 28 56%

五、宣讲活动满意度
在“您认为宣讲活动的内容是否丰富”的回答中,有29人(占样本总数58%)选择“非常丰富”,有20人(占比40%)选择“丰富”,有1人(占比2%)选择“一般”。在“您认为宣讲活动的组织是否有效”回答中,有16人(占比32%)选择“非常有效”,有32人(占比64%)选择“有效”,有2人(占比4%)选择“一般”。在对本次宣讲活动服务进行总评价时,有29人(占比58%)选择“非常满意”,有21人(占比42%)选择“满意”。
  关于对宣讲的建议,在问卷设置的“您认为我们的宣讲活动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开放题中,“没有”出现的频率最高。并且民众给出了参考价值高、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如“可以去户外搞,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更多加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之间团结和创新的新局面”、“希望能够一直发展下去”等。在对村干部和居民干部进行访谈咨询后,古战村的干部指出了宣讲团图片方面的错误,城关镇的干部肯定了宣讲的方式和效果。
  总体而言,本次宣讲活动满意度高,组织有效,内容丰富,获得民众的好评。同时民众能够所有收获并提出相关建议。
 
六、感悟收获 
从六月中旬的筹备到七月踏上甘南之路,这其中留下的汗水和泪水只有我们心里知晓,好在归途满载而归。到现在我的脑海中还时不时地闪现着晚上老师不辞辛劳地指导、我的队员们一张张真诚的笑脸、甘南人民的朴实无华。我爱这泥泞道路上铺满鲜花的一切,祝我们好在未来。
                                                           ----敖小雨
三下乡的经历是宝贵的,更让我明白收获了许多,那是一个弥足可贵的一部分。在三下乡中,我们与甘南人民一起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明白了甘南人们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贯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甘南各族人民一起携手并进,共同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辉煌的未来。这让我深深感动。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小组成员共同经历的过程。无论是在一天坐五个小时大巴,还是之后的马不停蹄的上午去花儿协会,下午就去社区宣讲,忙碌的时间,虽然很累,但是很值得!
                                                           ----汪琦航
 
从高中起三下乡就让我向往,而这一次的三下乡和我梦想的一样,有趣,有收获,这次三下乡对我来说有激动,紧张,期待等等情绪,但更多的是感动。是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是队友间的互帮互助默契配合,甘南临潭对我来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还有淳朴又热情的人们。追梦之路,阳光常伴,偶有风雨,心无阻,路不停。
                                                           ----孟远涵
经过此次参加三下乡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我们团队的成员,通过几天的交流合作,一起生活,让我们成为要好的朋友,他们都特别的优秀,让我察觉到了自身的不足,让我明白仍然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其次,在这过程中,我认为我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团队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最后,我很幸运作为“石榴籽”团队的一员参与此次三下乡活动,受益良多,感触颇多,感恩,感谢。
                                                             ----刘浩
 在甘南三下乡实践的这几天,时光虽短,但过得很充实。从宣讲前的紧张担心,再到之后的三天宣讲活动的顺利开展,缺乏不了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与互帮互助,当然也少不了甘南人民的热情参与,甘南真的景美、人美、文化美,宣讲互动中也让我感受到了甘南人民的朴实与热情。这次甘南之行虽然结束啦,但是很开心遇见了一群很真诚有爱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张文琪
知之俞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此次三下乡实践,让我于本心体悟到这句话的内涵。我与临潭的民众分享着临潭的故事,此刻内心却也与故事里的人和物越走越近,与临潭的所有越走越近。感受淳朴的乡镇风情也体谅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苦付出。同时也感受到团队的凝聚与默契。这次实践坚定了我在而后的将来愿做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愿做星火点万家。草野青葱处回首,依旧笑靥灿烂,仍会再见临潭。
                                                           ——陈叶晴

七、结语
此次社会实践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生动实践。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人民群众中,激发了群众主动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内生动力,在基层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浸润人心。实践团与当地“花儿”协会共探文化品牌,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团队践行“自己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实践者、引领者”,在实践中传承民族精神,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汇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对于现实具有极强的意义。
 
时间:2023-07-24 作者:敖小雨、陈叶晴、刘浩、孟远涵、汪琦航、张文琪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道中华”文化传播宣传推广实践团 关注:
  •  三下乡|七彩假期.情暖童心
  • 三下乡|七彩假期.情暖童心
  • 积极组织孩子们上一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志愿者们通过PPT动态展示,播放防溺水安全知识短片,朗诵防溺水知识手册宣传等多种形式为孩子
  • 07-25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情暖童心,助力未来
  • 走入福寨同安 共探文旅之道
  • 走入福寨同安 共探文旅之道
  • 2023年7月9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三下乡”校级重点团队“地域寻宝特攻队”成员去到了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学习体会永泰庄寨文化内
  • 07-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