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凉州承丝梦,鸿雁赴新约”——河海学子返家乡实践


武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积淀了延续千年古丝绸之路精神,蕴含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7月,为了更好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机电院实践团前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天泉村开展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7.11-7.13实践团在甘肃省武威市洪祥镇天泉村,开展两方面的实践活动,分别为协助村委会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在当地小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实践团走进武威市洪祥镇天泉村,开展村委会基层实践活动。每天上午实践团会打扫村委会附近卫生,协助村委会领导整理工作文件以及调查了解村民生活状况。这项调查动作是村委会的基本工作之一,通过调查工作,村委会能将村民的生活状况反映到政府,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地了解村民的生活水平,对有困难有需要的村民进行帮助与救济。通过在村委会工作的几日,实践团深入掌握了基层党建理论,并在琐碎的日常资料管理中提升了自我能力,培养了严谨仔细的工作态度,在村委会的帮助之下,实践团每位成员逐渐熟悉日常工作,在此学习工作过程中受益匪浅。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实践团以会宁三苦两乐精神为基础,在当地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在专题教育活动中,实践团首先向学生普及党史基本内容,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在小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同时也让学生们领悟会宁精神,树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其次实践团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升法律意识,尊重社会公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向前发展。同时结合夏季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最后结合专业知识,实践团向学生讲授关于新能源的知识,了解国家能源应用变革以及社会发展形势。
本次支教向学生们打开了新的学习视角,同时也为乡村小学提供了一些授课新思路,将活跃的课堂氛围与枯燥的知识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事半功倍。通过支教活动不仅对家乡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同时还激发了学生顽强拼搏的信心,也提升了实践团成员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村委会与当地小学实践的三日里,实践团受益匪浅,既从村委会日常管理工作中学习到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也在支教中与孩子们相处,感受到学生求知的渴望,锻炼了自我表达能力;但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环境简朴,深感孩子们求学不易。经过这三天的实践,团队更加坚定要奋发图强,有朝一日可以回报家乡,为人民谋福利。


 
时间:2023-07-22 作者:赵雁,于东宁,杨智皓,潘彬 来源:河海大学 关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