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礼,科技助农——塔里木大学农学院志愿服务队开展科技助农实践服务活动

(通讯员 李贞 邹德秋)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兵团又是新疆棉花产业的支撑地,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棉花。依靠这样的背景条件与优势,7月6日,塔里木大学农学院“塔之源,兴夏乡”科技支农团队赴阿拉尔市棉花主产区十团六连开展了实践调研活动。团队由8人组成,其中包括指导教师2人,在校硕士研究生6人,在十团六连的棉田、村委会、农户居住地等多处走访调查。对棉花的病虫害、灌溉方式、种植模式、棉花产量等进行了综合调查。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了解到,相比其他农作物来说,棉花天生“娇气”,极易发生虫害,导致大幅减产。因此对于农户来说,“虫口夺棉”至关重要。现阶段在棉花种植区可以通过虫情监测仪远程上传数据,且能精准识别虫体数量及种类。对于病虫害防治,此时期病虫害多为蚜虫。棉花虫害防治以盲蝽象、斜纹夜蛾、红蜘蛛等病虫害为主,如果做好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前期病虫害发生较轻,到7月中旬如果不出现严重的病虫害,今年的棉花应该会丰收”高书记说。

通过采访棉农和进入棉田实地调研,团队了解到棉花的灌溉一般采用东部地区罕见的滴灌方式—水通过一条条管道运输,滴到田垄的塑料膜上,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水量。棉花田间管理也会因地制宜抓抗旱,做到以水调肥,以水促肥,确保棉株生长对肥水的需求。正是这样的方式,让干旱少雨的新疆戈壁上,出现了万亩良田。在这里,水是最宝贵的,每一滴水都与田间的每一点绿意紧密相连,它就是新疆人的希望。

在棉花产量分析方面,该连队去年播种品种60%为塔河2号,平均亩量达到了409公斤,在今年该连队全部播种塔河2号。目前,根据棉花长势预估棉花平均亩产量将高于去年。访谈农户说到。
 
同时,团队了解到去年,很多棉田的减产幅度在50公斤/亩。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棉区在今年春季出现低温、降雨与大风天气,推迟了棉花种植时间,同时还造成部分棉田重播;二是部分棉农为了让棉株多结棉桃,在进地管理时打顶不及时,随后碍于光照不足和气温下降较快,棉株贪青;三是在棉花生长后期,光照不足,不利于棉株顶桃吐絮。 相比去年,现阶段六连棉花生产稳定,春播时间略有提前,棉田出苗良好。今年天气条件明显好于去年,棉农补种的面积和次数也显著下降。现在预测棉花产量为时尚早,但是依据现在棉苗的生长情况,只要后期天气基本保持正常,今年六连棉花产量就能得到保障。

此次调研,团队一行实地查看了第一师十团六连棉花品系,以及棉花的长势情况,对棉花的播种、生长、保苗株数、病虫害生物防治、灌溉技术等,进行了综合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认真记录分析。此外,小队还了解了棉花的种植方式、种植流程和采集方式等 。通过调查,团队对不同品系棉花的栽培生长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新技术应用下采取的植棉模式及综合植保技术,为研究推广新品种、综合防治和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期团队开展助农宣讲工作,做足了理论支撑。
时间:2022-09-15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厚植“三农情怀”,推进乡村振兴
  • 厚植“三农情怀”,推进乡村振兴
  • 为响应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
  • 09-15
  • 走进魅力永西,助力乡村振兴
  • 在讲解员孙德忠带领下实践团进行系列展馆参观,学习温水镇的总体布局,村庄一村一规划以及特色果蔬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辐射作用
  • 09-15
  • 温往昔红色历史,感今朝乡村振兴
  • 温往昔红色历史,感今朝乡村振兴
  •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情系三农,振兴乡村”实践团赴临沂市平邑县展开“温往昔红色故事,感今朝乡村振兴”活动。
  • 09-15
  • 调研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
  • 09-1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