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更在乡村振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育广大青年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三下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乡村议事厅实践团”于八月十八日到八月二十二日,安排了队员,奔赴江苏省内各自家乡农村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走访当地村民与基层,关注当地发展历史,环境卫生,医疗机构,农业发展等多方面。

调研团成员走访乡村,在路途中,团队成员发现了孩子嬉笑打闹的声音,寻着声音,我们来到了一学校。这里有许多的孩子,我们很快和他们打成一片,与他们进行了友好愉快的聊天。在聊天中,也关注到了留守儿童。团队成员与那些留守儿童也进行了关心和交谈。父母长久外出使孩子在家里产生空落和孤寂,进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这都是真实存在的。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在《幽微的人性》一书中曾说:“我们都看到了奶粉问题,看到了空气、水在被污染,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人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在被破坏、被污染。所以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儿?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时间少了,尤其是在最重要的头六年时间里,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当这个成长环境被破坏了,人性就乱了,你后来再去教育是没用的。”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确是非常需要被关爱的群体。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留守儿童都像报道里那样只有不好一面。他们也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坚强乐观、自信懂事、天真活泼、爱玩爱闹。所以,这一次,团队成员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带着同理心,走近留守儿童。也许我们的力量很微小,但只要可以传递,就有一丝光亮的可能。用我们的大手捧起孩子的爱心,让他们的小手托起多彩的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要让世界拥抱每一个孩子。

不仅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有农村空巢老人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严重剧增,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他们随着年龄日渐变老,不管是考虑到身体条件还是情感需求,父母都渴望子女的陪伴,老人面对诸如医疗,养老等现实难题时,会觉得一个人很孤单。虽说如今的通讯技术发展,想见一个人视频电话就可以看到,可视频再便利,终究不如面对面的交谈,相处让人感到温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点是关爱空巢老人,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新青年,更是应该把这种精神作为一种传承。祖国很强大,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人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那么祖国就会变的更加强大。正是有这些老一辈的人才能让我们过上富裕的日子。那么他们老了我们更应该去为他们做一些事情秉承传统去进一步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美德精神。

乡村振兴更在振“心”。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关系到农村的基层建设。 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都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肩负起关心关爱青少年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责任。为孩子以及老人照亮幸福之路,让他们都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及安全感。在快乐成长中增知识,学本领,更好的保护自己,提升辨别力和定力,为乡村助力振兴。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凝聚更多的合力支撑,每一个青少年儿童都能拥有一个有爱心相伴的美好回忆,让每一个老人都能度过幸福美满的晚年。
时间:2022-08-22 作者:胡佳瑶 郑成 来源:胡佳瑶 郑成 关注:
  • 赴六安大别山革命纪念馆
  •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人杰地灵,将星璀璨,此次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意识到革命胜利的意义
  • 08-23
  • 做知"性"家长,筑起孩子安全防护墙
  • 时隔一年的师生交谈
  •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也是教育者的人生,在教育之中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