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走进土豆之乡,感悟乡村发展”实践团到达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开展调研活动。
2016年,我国首个国家级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如今,素有“中国薯都”之称的甘肃定西,不仅拥有较为完备的“恒温库+贮藏库+窑窖群”多元化仓储体系,还具备“仓前仓后配套、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体系,昔日的“救命薯”成为“脱贫薯”“致富薯”。

历史上曾有“陇中苦甲天下”之说,但面对贫瘠的黄土地,勤劳的定西人民硬是把马铃薯做成了大产业。 现如今,马铃薯不仅作为蔬菜,还可以被做成更多品种的主食走进百姓生活,这就极大拓宽了马铃薯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取得高质高量的经济效益。马铃薯的功能效用也由解决温饱跃居为拓展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和支撑经济转型的优势主导产业。
实践团通过观察发现,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不仅拥有马铃薯交易一条线,同时还销售果蔬、粮油、肉类及水产、农资、农机等其他农副产品,加速形成生产集中度高、经营规模大、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核心基地,搭建起大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国家级平台。

在与商家的交流中,志愿者们了解到,近几年随着一些龙头企业的崛起,每年的9-10月份马铃薯丰收时,自家的马铃薯不再因为缺少销路而贱卖,而是有了一个广阔稳定的销售平台,同时这些企业也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形成“分工协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马铃薯产业联合体。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对于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探讨,切实感受到了脱贫攻坚为定西市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马铃薯不再是一种“甘味”农产品,更成为定西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青年学生深入贪困地区,了解国情,体验民情,增强艰苦创业、立志成才意识。作为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