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张掖市甘州区一乡村,省级非遗项目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传承人徐宁,表演木偶人变脸与喷火。
头戴红缨帽,身着裕固族传统服饰,能变脸、吐火的木偶人你见过吗?作为省级非遗项目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传承人,徐宁一改张掖甘州区传统木偶戏的风格,挖掘当地特有少数民族裕固族的元素,融入了川剧变脸及人体吐火的内容,圈粉了更多非遗爱好者。
今年50岁的孙秀英,张掖民乐县人,是麦秆画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虽只上过小学,但她从小便热衷于画画,梦想成为一个美术家。她常在田间地头以树枝当笔,大地为画板作画,画艺高超,甚至常受邀帮学生画黑板报,帮邻居画鞋垫。
偶然一次,孙秀英在兰州一画廊参观了麦秆画,十分喜爱,返家后自行摸索,并自此坚持了18年。从最初简单的花朵,到后来工序复杂的孔雀图、四大美女图等,她的制作技艺日渐精湛,作品多次外出展览。
先用剪刀将麦秆刨开,然后用熨斗熨平,再上色、粘贴……在孙秀英看来,制作麦秆画最难的一步是将麦秆剪得纤细如丝,再用镊子粘上去。
“我的梦想也算实现了。”孙秀英说,随着“非遗进校园”,身为农民的她登上三尺讲台,给学生教授绘画与麦秆画制作技艺,她已十分满足。
虽已年近古稀,但苏永生还是积极尝试“非遗直播”等新玩意儿。他说,目前已带动家里人参与到木塑画技艺的传承中,希望通过寓教于乐,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近年来,张掖市加快制定传承人培养制度,建立传承活动基地,建立健全传承人补助机制,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传承条件和必要的生活保障。同时,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将具有张掖特色的文化元素镶嵌、展现在旅游的各个环节,提升文化旅游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