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落实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7月20—24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千里运河健步行,红色文脉韵古今”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扬州邗江区、广陵区。实践团队主要从大运河文化、运河红色主题研学、运河文化带非物质遗传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注大运河文化,引导交院学子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红色血脉中跟党走,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青春之歌。
实践团队来到京杭大运河古邗沟故道,扬州地区最早建成的人工水道,也是大运河最早期的遗迹之一。扬州大运河催生了水运贸易的发展,使得运河沿岸街道兴盛繁荣,扬州东关街应运而生,队员们通过参观古邗沟故道、东关街、东关古渡的参观,拍摄记录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运河文化遗产,了解到千年运河的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团队宣讲成员以微视频的形式介绍扬州烈士陵园英烈墙上先辈们的不朽事迹。采访扬州市来往的居民、游客和学生等,探究人们对红色文化和革命英雄的了解程度,撰写红色文化的研究报告。队员们感叹到:烈士们在艰苦的革命条件下,为了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行动为后辈们做出了好的榜样。
实践团队成员与扬州古琴第十二代传承人唐迺扬大师交流许久,唐先生告诉我们古琴不光是识琴谱,练技法,真正的古琴练的是内功,讲述他学习这门技艺的初衷以及他坚持数十载的心路历程,并衷心希望我们将这些非遗技艺宣传推广出去,带到更多人的身边。
来到扬州市广陵区泰安镇凤凰村,深入探访当地文旅产业,了解当地民俗风情、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引导学生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奔赴广阔天地。
重访习总书记江苏考察路线,来到扬州市运河三湾风景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对游客进行大运河文化调查。调查内容关于大运河(扬州段)的长度、历史价值,《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等。
大运河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运河盛,国家强”。此次扬州暑期社会实践今天行程虽已结束,但实践团队成员将继续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守护运河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