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油学子三下乡——踏寻先烈足迹,弘扬“长征精神”

  为了更好地了解感悟革命先烈的长征历史和革命精神,弘扬“长征精神”,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曙光党史学习实践团于2022年6月中旬前往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了以“踏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党史学习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走进纪念馆,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长征的红色精神,坚定了新时代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邛崃在长征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1935年11月,西征南下入邛的红军主力,曾进驻这一带组织战斗,在此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六月中旬,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实践团员们一起乘车前往了位于邛崃市高何镇的邛崃长征纪念馆,开展了以“踏寻先烈足迹,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红军长征纪念馆

  纪念馆内珍藏了当时红军使用过的很多物品。包括书籍、军号、大刀、水壶、碗等等。 陈列馆展厅左右的两个展柜,分别排列在展厅正中,这两个玻璃钢展柜,一个陈列着精心制作的区域沙盘,一个有序排列着300余件历史文献、资料、图表和100多件实物,这些文物与展板的丰富内容,形象直观地再现了红军的光辉足迹。

  红军使用过的枪支

  红军生活用品

  展馆大厅里,墙壁上画了奋勇冲锋的红军战士们跟随号角出征。再往前走,是长征时期的路线图和作战计划图,走廊里展现了红军长征经过邛崃的过程、路线、经过。展厅内陈列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红军在邛崃发行的新华日报和向当地百姓宣传红军政策的宣传报,红军作战使用的枪支、大刀和手榴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当时根据地的生活用品。纪念馆的讲解员在讲解的过程中说道:“长征胜利的背后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支持,展厅陈列的生活用品中就有拉送物资的地板车和运输粮食的竹筐,就是凭借这些简单的工具,淳朴的人民群众默默为红军提供物资,为长征的胜利提供了生活保障。”展区里还存放了当时红军战士们曾经使用过的水壶、烟斗、怀表,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沓在邛崃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姓名录,无数战士的身影展现在实践团队员们面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誓言一遍遍出现在画面上,无私、无畏、无惧是红军们的真实写照。

  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真实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激烈战斗场面,让人如临其境,让实践团成员真实地感受到了当年的历史。同时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整体的氛围也让实践团成员可以更认真地学习当年的历史。走出红军长征纪念馆,队员们不禁感叹着红军们的伟大。长征不仅仅是一个战略转移还更是共产党革命力量的延续,长征让人民重新看到共产党的力量依然存在。在离开纪念馆时,实践团队员们采访了纪念馆内的其他参观者。参观者表示“纪念馆中有许多真实的文物,而且对于当年的长征记载也很详细,如果想要了解当年历史的话这是一个很适合的地方。”

  实践队成员在展馆内合影

  在这绿水青山中,“曙光”三下乡党史学习实践团,通过学习革命历史,参观革命旧址,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了红军长征途中在邛崃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实践团队长何斌说道:“这次参观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实践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了解到了更多红军长征的历史和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深刻感悟到了 什么是自强不息的伟大长征精神,什么是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身为石油大学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能够牢记使命,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为祖国的能源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间:2022-08-18 作者:何斌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赴六安大别山革命纪念馆
  •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人杰地灵,将星璀璨,此次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意识到革命胜利的意义
  • 08-23
  • 做知"性"家长,筑起孩子安全防护墙
  • 时隔一年的师生交谈
  •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也是教育者的人生,在教育之中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