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共识,从浙出发

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二氧化碳,如同给地球穿了件“棉袄”,导致目前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影响,全球生态平衡时刻遭到破坏。这一背景下,中国于2020年首次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严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从而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实现目标,不光要靠政府、企业的努力,更需要全民参与。但是许多人对“碳达峰”和“碳中和”并不那么了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然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与使命。据此,浙江海洋大学组成“双碳共识,从浙出发”实践团,希望能尽绵薄之力,让双碳意识走进大众、深入人心,让每一个人切实体会到其目标和意义,能够在生活的点滴中去践行;让大众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适当改变他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大学生及市民的双碳意识,实践团队在浙江海洋大学校园内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双碳意识问卷调查活动,初步了解大学生对于双碳意识的了解程度,同时在线下进行海报、易拉宝、横幅等宣传,让更多大学生对双碳意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此外,实践团成员在舟山市如心小镇、宝龙广场等地区以及温州市、湖州市、台州市四个地区的不同区域进行问卷调查活动,充分调查社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对于双碳政策的意识,并分发印有双碳政策和背景的宣传册,带动更多的市民了解并参与到碳达峰、碳中和的活动中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线下问卷分发

为了能让小朋友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四类不同的垃圾分别都包括哪些,实践团成员与定海区麦乐社工公益组织以及普陀区麦乐社工公益组织进行联系,决定为小朋友们带来两场关于环境绿化和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宣讲,让小朋友们更加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以及为何需要垃圾分类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身体力行,做好垃圾分类。实践团成员更是提前制定好宣讲PPT,通过卡通、通俗易懂的PPT页面和知识点向小朋友们传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垃圾分类的教学。在PPT教学的过程中更是穿插了一些幽默风趣的视频,增强小朋友们对保护环境和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印象,并通过举例和提问的方式,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砖引玉,让小朋友们更好地进入到我们的主题当中。在宣讲结束之际,由实践团小组成员进行折垃圾桶教学,让小朋友跟着一起动手制作垃圾桶,并进行垃圾分类,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在日后生活中能够分类投放各类垃圾的好习惯,为保护好身边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关于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宣讲

后期,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浙江省舟山市盐仓街道,温州市蒲岐镇,湖州市长兴县,台州市温岭市的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提前与调研的企业进行沟通,以采访为主要方式,询问了解并记录被采访企业的企业员工双碳意识、企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污染物的处理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企业管理阶层对于“双碳”目标下经济绿色发展实现路径关于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知等问题,在数据分析及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双碳的国家政策背景,更好地加强民众的“双碳”意识,更好地提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建设方法,助推国家双碳政策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村委,了解基层群众和基层组织关于双碳意识的概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访问

“人若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立足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本次实践在浙江省内各地区顺利开展活动,以市民和大学生的“双碳”意识为突破口,深入探究工厂生产中的“双碳”落实情况,从而将“双碳”意识进一步推广,渗透进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双碳”共识在浙江大地上绽放花朵,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双碳共识,我们一直在路上!
时间:2022-08-18 作者:陈怡婧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双碳共识,从浙出发”实践团 关注:
  • 赴六安大别山革命纪念馆
  •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人杰地灵,将星璀璨,此次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意识到革命胜利的意义
  • 08-23
  • 做知"性"家长,筑起孩子安全防护墙
  • 时隔一年的师生交谈
  •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也是教育者的人生,在教育之中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