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你我行,金陵龙城共助力
实践团成员在展开活动前通过认真查阅政策、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到南京已全面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为深入了解南京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和参与情况,实践团成员张思敏利用暑假期间,加入社区志愿者团队,协助附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上门采访和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实践团成员张思敏前往“文明家庭户”谢奶奶家进行调研访问。
在访问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谢奶奶平时主要通过电视广播和社区宣传了解垃圾分类。她曾在2021年主动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行动,每天在小区垃圾分类站值班引导,帮助小区居民正确地将垃圾投放到相应垃圾桶,并向人们宣讲垃圾分类的好处。此外,谢奶奶还在小区内创设了一个小型垃圾回收站,帮助人们将用完的塑料瓶、易拉罐、纸箱等可回收物品回收分类,循环利用。实践团成员张思敏也主动加入谢奶奶的队伍,协助谢奶奶在小区宣传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协助老年人参与垃圾分类回收。
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王璐、谢意在家乡常州正同步展开实践活动。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周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团队成员前期讨论并制作了《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调查表》。通过向周边4个社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发放问卷,了解垃圾分类实际落实情况。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垃圾分类实际落实情况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通过走访社区,实践团成员发现青少年和青年人群对于垃圾分类知识较为熟悉,但中老年人群垃圾分类意识较为薄弱,尤其是老年人通常会有节约垃圾袋的习惯,此举不利于垃圾分类。老年人固有的思维很难改变,所以在推广垃圾分类时实践团成员王璐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利用老年人小区散步时间,集中老年人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
其次,随着垃圾分类的普及,分类垃圾桶已经走进了绝大多数小区。小区内随处可见宣传垃圾分类的橱窗、标语、海报。但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了解到有很多市民觉得厨余垃圾破袋,操作脏乱麻烦影响自己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有的居民认为如果有人没分类,自己的分类也是白用功。
对此调查结果,实践团队成员于2022年8月1日展开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分享会,每位成员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历与感受。实践团成员王璐进行了总结发言并提出了几点呼吁:第一,垃圾分类宣传仍不能松懈。社区可以设置专门的宣传员和督导员,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重要性。对于老年人可以登门拜访,亲身示范。第二,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对于一些易分错的垃圾,例如用过的湿纸巾属于其他垃圾。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使更多的市民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义,真正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而不是空喊口号。因为有效的垃圾分类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都具有效益,至少能减少60%的垃圾数量。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在进步,垃圾分类是高质量有效的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作为新时代奋进青年,要以身作则,积极带动周边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与意识。实行垃圾分类,不仅是迈出生态文明的一小步,更是迈向了社会文明的一大步。通过参与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对于积极宣传垃圾分类重要性的信念也愈发坚定,将会在推动垃圾分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时间:2022-08-17 作者:张思敏,王璐,谢意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赴六安大别山革命纪念馆
-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人杰地灵,将星璀璨,此次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意识到革命胜利的意义
- 08-23
- 时隔一年的师生交谈
-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也是教育者的人生,在教育之中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