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埔军魂,勇担时代使命

黄埔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大门上悬挂着苍劲浑厚的“陆军军官学校”牌匾,给人一种庄严威武的感觉,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在一处墙壁上,可以看到这样的题字——革命尚未成功,看到这句话时,小队成员的脑海里自动浮现了另一句——同志仍需努力,同时感悟到黄埔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
跨过陆军军官学校二门后,小队成员首先走进“初心如炬--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展”,初心映使命,如炬照征程,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小队成员了解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为共产党人进入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革命失败后,走出黄埔军校的共产党人,继续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贡献。小队成员表示中国共产党在黄埔的历史,映照着党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自己在新的征程中坚定信仰、奋勇向前。在展览结束语的留言墙上,小队成员看到了许多壮志宣言,是当代新青年发出“纵观历史发展大势,展望未来富强之道,吾辈当自强,国家有希望”、“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有力之声。
接着,小队成员来到“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油画展,从更具象的角度来认识英雄荟萃的黄埔军校。展览选取了22幅以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包括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陈毅、赵一曼等,从创校之初的招生、制订教学计划等各项工作,到政治教育的开展,他们为黄埔军校的创建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同时他们亦身先士卒冲向战场杀敌制胜,用鲜血和年轻的生命谱写黄埔精神,展示了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小队成员表示黄埔军校让人敬佩,不仅仅是因为其在现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是黄埔军校中传达出来的一代又一代的将士身先士卒的革命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小队成员沿着参观路径,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来到“黄埔军校史迹展”,展览包括“黄埔岁月”、“军校变迁”、“情系黄埔”三大部分,有近300张图片、30余件(套)文物,展示这所著名军校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以及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显赫地位。小队成员的目光追寻着一段段真实史迹,一封封感人家书,它们静静地摆在那里,好像诉说着过去和曾经,让小队成员穿越时空沉浸体验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进一步了解那段战火纷飞的革命历史。
走出展厅,小队成员走进军校内部,一楼校本部下设的政治、教授、管理、军需、军医等六部按序排列其间,天井设有两座荷花池,自成一体,环境清幽。小队成员顺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楼,这里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军校旧址的办公室、学员自习室、宿舍、餐厅,一本本泛黄的书简、一张张简单的长桌椅,一排排简朴的铁架床,都展现出当年军校学子的勤奋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小队成员不禁感慨,在那个特殊年代,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磨炼出来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青年人的家国情怀,令人叹服。
华工之歌中有句歌词,“中华振兴,我辈担当”。在经过黄埔军校的参观学习之后,小队成员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黄埔军魂,就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爱国热情。同时,在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在这个两个百年计划推行的承前启后阶段;在这个中国梦的声音响彻华夏大地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学习黄埔军魂,践行那种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滔滔历史洪流中。

 
时间:2022-08-16 作者:廖莹雪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赴六安大别山革命纪念馆
  •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人杰地灵,将星璀璨,此次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意识到革命胜利的意义
  • 08-23
  • 做知"性"家长,筑起孩子安全防护墙
  • 时隔一年的师生交谈
  •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也是教育者的人生,在教育之中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