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

瞻仰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

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张宇轩

  八一建军节之际,我独自驱车前往所在县城的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了解战争年代伟大的共产主义,加强爱国主意情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学习英雄先烈们的不怕牺牲、勇于拼搏、奋斗的伟大精神。
砀山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72年,原址在砀城南关,2000年搬迁到砀城西五里苇子园村戚寺自然村南,2011年迁址重建,现位于官庄坝镇吴集村。占地面积约54.29亩,园内有纪念碑一座,上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院中有烈士墓、纪念碑等建筑物。砀山革命烈士陵园是全县人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作者:张宇轩

 
  走进大门,可以看到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烈士陵园的中央,碑身用白麻灰色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砌成,碑高19.48米,寓意着1948年第三次解放砀城,纪念碑底座长33.56米、宽33.56米,呈正方形。纪念碑的周身四面均刻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党组织,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和建设的线雕图案。从广场走到纪念碑共经过三级台阶,寓意着三次国内战争,每级台阶分三步寓意着三次解放砀城。纪念“三次解放砀城战斗、马良集战斗、抗美援朝战争”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作者:张宇轩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然而革命先烈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也许不需要为了祖国而付出我们的生命,我们也许也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磅礴气概。我们能做的,更多是认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学习好各门文化知识,掌握好各种科学技术,完善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灵。国家的尊严,国家的荣誉要靠我们自己来维护。烈士们的精神要靠我们来传承与发扬光大。国家的明天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从现在做起,从我们自身做起,主动承担起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施展自己的青春年华,开拓进取。
 
  没有革命先烈的英勇献身,就没有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牢记初心使命,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2022-08-16 作者:张宇轩 来源:张宇轩 关注:
  • 赴六安大别山革命纪念馆
  •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人杰地灵,将星璀璨,此次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意识到革命胜利的意义
  • 08-23
  • 做知"性"家长,筑起孩子安全防护墙
  • 时隔一年的师生交谈
  •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也是教育者的人生,在教育之中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