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出膜范”社会实践报告:秸秆高值化共富新农村

  • 活动内容
 
(3)在田间调研时,我们与农户赵爷爷就地膜问题进行了交流。赵爷爷表示他们现在多是在夏季使用黑地膜,秋冬季使用双色地膜,皆起到了农业增产的作用。我们也向赵爷爷普及了这两款地膜的透光率很低甚至不透光,导致透光强度减弱,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变差,农作物的质量会有所下降。赵爷爷点头表示认同,并且还向我们抱怨到因为旧地膜不可降解,处理起来极为麻烦。要先夹出大的薄膜,还要注意不能损坏菜苗,之后将土地翻新,填埋地膜残渣,整套处理流程十分麻烦
(4)团队后来深入调查了当地的土地,发现在东旺村村庄农作物收成之后,地膜回收后,土壤中仍然存在部分的地膜残留,村民张叔叔在田间和我们交流,农作物收成之后,张叔叔表示最大的困扰就是残留的地膜在土壤中很难降解,严重影响到下一次农作物的耕种。经过与部分农民的了解,得知到每年处理残膜费用大量的资金与劳动力,甚至花费几万,同时残留地膜会对水分、种子起到阻隔作用,致使种子出苗率降低,产量下降。
(5)最后我们团队在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东旺村进行了向部分村民介绍了产品,着重介绍了我们产品高透光、除霜、可降解等优势。当地居民对我们的产品产生浓厚兴趣,并且我们邀请他们免费试用,实实在在体验产品的试用效果,他们也非常期待这批产品给大家带来的效果。
 
  • 我看乡村
 
通过这次来到东旺村,我们看到了农民耕耘的辛劳,我们真切的希望老乡们不会再因为残膜带来危害而困扰。作为青年人我们更不能不能局限在象牙塔里,要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充分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利用到实际生活中,奉献乡村,奉献国家,用绚丽的青春年华去书写一份精彩的答卷。更要让乡村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振兴的指示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农民生活现状,土地发展,地膜利用现状。活动以调研观察询问的形式进行,坚持实地查看,现场互动,了解当地农村发展情况。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农民之子,我们有责任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奉献我们的力量,为政府分忧,为农民服务,为农村的孩子提供帮助,通过大力宣传,吸引更多人关注农村,服务农村,让更多人为“三农”贡献力量。
 
  • 经验体会
 
我们团队调研的主题是关于调查残膜影响与推广产品试用等。我们团队希望能够从所学专业的角度出发,凭借所学知识提高秸秆的高值化利用,研制并推广可降解地膜,助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我们团队在江苏省泰兴市兴化市千垛镇东旺村考察了近700亩土地,发现地膜、大棚的覆盖率达到60%左右,我们能发现如今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并且我们走访了近76多户,通过与赵爷爷、陈爷爷等农户的交谈,我们也了解到当地地膜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增加土地温度,保持土壤墒情。同时农田中存在着少量白色塑料残膜,具了解大多现在基本采用地膜回收机来回收废弃地膜,虽然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但回收过程中极易损坏地膜,使其无法拾起。同时地膜覆盖面积广,回收工作量大,地膜质量较差,回收难度大。对此我们团队认识到如今的农膜存在着难回收、污染性大等问题。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想要改善当地农膜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助力乡村发展的决心。在向农户宣传我们的地膜产品过程中,能注意到农户在意的主要是地膜购买成本以及地膜质量方面。
我们团队每个人在实践活动期间,都可以说是收获颇多。我们将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运用,将自身投入到田野间,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自身能力。过程中肯定有难点、挫折,在克服或解决中也是一种成长。这次的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们锻炼的机会,对我们来说是人生中宝贵的经验、财富。
(1)培养责任意识:
在这次下乡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大部分农用薄膜仍有不完善之处。并且农户对资源循环方面的不重视、绿色环保意识淡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助推农村农业发展。
(2)合理分工,团队合作:
在调研过程中,每个人听从指挥,分工合作,融入集体,以团队为核心,保障调研工作的进行。在调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即时提出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解决。或许因为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彼此间都很陌生,但以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我们组成一个团队,久而久之大家也能熟络起来。
(3)困难的克服,意志的磨炼:
暑期活动,天气炎热对调研工作的展开影响极大,下田调查农膜使用情况,作物种植类型,作物生长情况,走访老乡,闷热的气候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挑战。但我们团队没有谁因疲累而放弃,大家咬咬牙都坚持了下来。大家一起讨论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与老乡交谈前的准备工作。给老乡宣传产品时偶而会遇到老乡的不理解,这种时候我们尽可能跟他们解释我们团队下乡的目的,再进行产品的推广。推广过程中,并不会所以人认可且接收我们的地膜产品,在遇到有老乡拒绝使用我们的产品时,我们也会表示理解并接受。
(4)提高了自身社会实践与交涉能力:
团队中每个人分工不同,职责不同。团队的管理,组织、领导团队,工作任务的分配。调研路线的确定,财务支出。调研中与老乡的访谈记录。记录农田地膜推广率与农作物出苗率数据。资料的整理、总结,后期处理等。在不同的负责板块,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获得能力的提高。调研与宣传过程中难免会与老乡进行交流,尤其在对我们的地膜产品推广中,队员的表达能力能显著提高。
 
  • 创新特点
 
我们团队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研发了新型可降解地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可再生、可降解。制造原材料来自于秸秆,保证了地膜的可再生,同时与聚乙烯塑料地膜不同,我们团队研制的地膜在常温下即可完全降解,作为农作物生长的肥料,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2. 极佳的拉伸性与保墒性。减少风沙、大风对地膜的影响,有效保护农作物,种植周期内地膜完整率不低于90%;减少水分的蒸发,符合当地作物种类与气候环境。
 
 
  • 遇到的问题
 
在这次前往江苏省泰兴市兴化市千垛镇东旺村考察调研农田地膜推广使用率、残膜降解程度与农作物出苗率关系等,评估通过秸秆制备可降解地膜的成本、农作物适用类型和农民接受情况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一)农民朋友跟我说
我们团队在村庄里走访、田地上考察中发现以下两个问题:
1.地膜残留
在田间农田中调研时,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农田的土壤里都零星存在着先前使用过的地膜。在同赵爷爷的交流中我们得知:东旺村所使用的旧地膜多为低降解材料制成。赵爷爷表示自家使用的地膜用后处理起来十分麻烦,除了需要夹出大的薄膜、注意不能损坏菜苗,之后还要翻新土地并且填埋地膜残渣。东旺村作为多农田地区,大片的土地和地膜的难降解直接增大了当地农田生产的工作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和我们秉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相违背,不利于我们美丽环保新农村的建设。
2.疫情影响
近年的疫情对东旺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张叔叔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东旺村作为典型的旅游型新农村,这几年的疫情直接对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了导致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销售量下降,还对支撑其旅游业发展的服务业进行了冲击,如:多家“农家乐”面临关门风险。
(二)团队伙伴跟我说
在调研活动中,我们团队也出现一些问题。团队成员之间的不了解使得我们在前期的活动中处理一些问题产生了冲突、并非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同时也使得有些同学的参与度低,没有长时间的思考。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了解,我们都认识了彼此、增加了对彼此的信任,同时也提升了团队认同感和凝聚力。在后面的调研中,我们团队的成员彼此深入交流,得到了统一的目标和结论。
 
  • 我为乡亲献计策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发现调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还应该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我们团队成员在调研结束后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团队间的深度交流与讨论,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本次的调研走访中,针对赵爷爷向我们提出的传统地膜“难降解”、“难处理”、“成本高”、“透光差”等问题,我们团队的建议如下:
①政府政策方面
政府作为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领导者,应该切实地服务人民。针对广大农户提出的传统地膜存在的多种问题,当地政府除了采用经济补贴的方法外,还应该引进新型产品。我们的产品作为新型薄膜制品,克服了传统地膜的多种劣势;与此同时,由于我们的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为农用秸秆,除了能为农户提供实惠的高品质地膜外,还能回收农户丰收后的秸秆,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减轻农收后农户工作量,还能为当地农户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是典型的“富民”项目。当地政府可以在农收后积极组织农户参与。
除此以外,政府同时还应当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向农民普及环保知识。在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要兼顾环境建设,深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努力建设出和谐美丽环保新农村。同时政府也可以定期安排技术专家和环保顾问,来为农民开展农作物生产培训,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②农民农户方面
农民也应该在工作之余适当了解并参与政府提供的知识拓展、环保意识宣传和技能培训,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坚定不移地跟着党和政府的脚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农户也可以在丰收后协助政府回收秸秆以换取收益。
③社会企业方面
我们项目团队作为新型地膜研制的“先行军”,应当牢记使命,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农户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我们所研制的新型地膜符合国家各项标准的同时,还十分切合广大农民的实际利益。作为生产高降解的秸秆制薄膜的项目团队,我们应该向村名深度介绍产品的优势,并鼓励农户使用我们的新型地膜,为农民谋取切实的福利。同时,我们也倡导与社会上其他的企业公司开展合作,以研制出更环保、更经济、更实用的产品并建立起行业标准、打造出企业标杆。
2.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疫情对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针对疫情对农副产品的销售造成的影响,当地政府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积极解决疫情期间农民的“无销路”问题,为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开拓新的销路,打通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合作通道,开展如“互联网+农业”的形式代为销售。
习主席说过“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大学生更是作为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更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农村发展建设是国家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力量。服务农村,让更多有志之士为“三农”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社会评价
 
这次三下乡活动基于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东旺村的基本状况,我们认为我们的产品能有效改善当地农民现有状况,一下子就精神百倍,充满活力。况且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上我们团队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协作以及老乡的积极响应下,这段时间的下乡可谓双赢互利。我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身实践,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老乡更是受益匪浅,他们可以自豪地说到:“原来地膜还有这样的好处!”这不是盲目自大,是我们坚持几十户村民挨家挨户的走访询问,顶着烈日围绕数亩田地的观察总结,再集中悉心为老乡解答困惑后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所带给我们的底气,是来自骨子里的自信。汗水和努力不会辜负你,经过不断走访,我们得知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东旺村每年都会有成百上千吨秸秆产生,而这种农业副产品的处理也一直都是老乡们的梦魇,处理方式不光污染环境,且效率,经济效应也很低,可谓是伤透了脑筋。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赵爷爷和张爷爷的土地里还有一些残留的白色污染,是他们原来所用地膜留给土地的疤痕!为此我们还特意询问了有关地膜的价格以及地里产品销售额和后期土地维护费用,这一算下来成本颇高损失巨大。联想到这二者的关系,我们的产品一举两得,“秸秆”变废为宝是“地膜”,老乡的成本和损失一下子就跌了下去。“地膜也更好用了”“更适合当地土”......在乡亲们间流传。最后老乡脸上的笑意和他们坚持使用我们地膜的诚心就是对我们过硬技术的认可和综合实力的肯定。当地干部也是由衷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感谢,我们的技术兼顾了绿色环保的同时还能带来高效的经济收益,为当地与时俱进发展提供了动力。其实,这样的结果也绝非偶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此之前我们就做足了工作,科研团队整日在实验室里冥思苦想,致力于立足秸秆高值化,创新性制备和推广可降解地膜,使秸秆源于土壤,回归土壤,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这次也是奔着计划通过走访调研农田地膜推广使用率、残膜降解程度与农作物出苗率关系等,评估通过秸秆制备可降解地膜的成本、农作物适用类型和农民接受情况为目的来进一步深层次的完善不足。我们也时刻保持着先进性,紧随实时热点,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基层,维护政策。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这也是我们能获得政府认可的标准,是我们的优势,我们把握了契机能很好的吻合时代的需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相信有了理论和政策的支持,我们不会走偏道路,一定能更好的服务老乡,增产,增值,增收不再是梦想,反而近在眼前且唾手可得。
 
  •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他强调:“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实践出真知,青年学子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这次调研我们走访了76位农户,将近七百亩天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通过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来坚定信念、磨砺自我、了解国家、增长本领,为人生的奋发有为夯实基础。这次“秸出膜范”的意义也在于此,不光如此,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回校后我们团队也会继续专研掌握扎实学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使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迎接新的挑战,把握机遇。我相信凭借自身努力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我们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必将朝着“实践范围广,服务对象多,受益程度深”的方向迈进。
 
时间:2022-08-15 作者:林文博 来源:《农村科学实验》李志广 《长期使用地膜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谭娅 关注:
  • 赴六安大别山革命纪念馆
  •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人杰地灵,将星璀璨,此次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意识到革命胜利的意义
  • 08-23
  • 做知"性"家长,筑起孩子安全防护墙
  • 时隔一年的师生交谈
  •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也是教育者的人生,在教育之中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