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报上海8月12日电(通讯员 黄心怡)
自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直到全面二孩政策的短短几年,我国生育潜能获得短期释放,生育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在2021年生育率创历史新低和人口老龄化严重的背景下,中国的生育政策发生了又一次重大调整,由全面两孩政策转变为三孩政策,并同时强调完善和实施配套支持政策和措施。

(图为历年总和生育率)


(图为生育意愿调查)
据报告显示,半成女性在未来不想生育。深入调查后发现,主要有三点原因所致。第一,个人原因导致:现代的年轻人因工作压力比较大或生活方式不健康所以影响了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健康的身体怎么承受多次生育的挑战呢?第二,社会氛围导致:现在各行各业都是996和白加班,很多年轻人都自顾不暇,更别提拖家带口。生育后的各种经济压力更是让人望而却步。第三,国家后续配套政策导致:目前女性个人保障、未来孩子教育与医疗保障政策亟待解决,以至于很多年轻人宁愿单身,甚至做丁克。“生不起”“养不起”“内卷严重”成为了人们逃避生育问题的热门议题。
根据调查问卷,在南通的徐骋同学和陈梦琦同学拟定了街头采访提纲,并分别在崇川区内的商业区、居民区、濠河景区以及启东吕四镇进行线下调研。调查一的陈女士在银行上班且已生育二胎,她表示如今育儿成本、教育成本太高,此外除了顾及家庭还需要努力工作赚钱,养育三胎是一件更加耗时耗力的事情。调查二的高女士经历了“计划生育”政策时代,她回答道:“当时有想法生二胎,但是根据国家政策,生二胎不仅会罚款,事业单位的工作也会丢掉,不敢生啊!”根据其他受访者,多数已婚女性都表示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与个人精力不太允许养育二胎及其以上,已经有二胎的少数女性认为女性的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也是阻碍生育三胎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为徐骋线下调查所摄)

(图为陈梦琦线下走访所摄)
非诚心勿扰队长赵菲凡同学采访妇产科医生,问女性生育意愿逐渐薄弱的原因有哪些呢?杨医生回答道:“国家新生育政策刚出台,女性不愿再生一个孩子的原因,以我个人观点来看,一方面是现在工作竞争压力大,夫妻双方都忙于工作,导致没有精力去抚养孩子,另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生活成本高,在一个孩子身上所要投入的抚养费用和教育费用很高,导致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生小孩。”

(图为赵菲凡采访杨医生所摄)
如今,相夫教子的年代已过去,受益于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及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现阶段女性教育程度大幅提高,女性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但女性若要生产,“产假”“与社会脱轨”“更注重家庭”等情况将成为单位是否聘用女性的重要考虑因素。非诚心勿扰团队据现实状况提出四点建议:一、购房优惠。现在制约育龄夫妇生育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房价,这一点对大城市的工薪阶级尤为明显。比如,在高房价地区:一孩房价九折,二孩七折,三孩五折。二、政府为托幼机构提供公共补贴,家庭享受托育服务只需支付一小部分费用,降低生育的间接成本。三、鼓励企业提供女性友好的工作环境。延长产假当然是好事,但是要注意不能只让企业承担成本,否则可能加剧隐形的性别歧视。例如对于怀孕和哺乳期的员工提倡在家办公等。四、落实教育减负,减轻下一代人的竞争压力。
三孩政策的短期目标是希望释放生育潜能,平缓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长期目标是共同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依法执行三孩生育政策,是家庭人气增长的外在表现,也是国家人口增长的必然要求。只有当全国人民不再把人口当负担,而是把人口当作一种宝贵的优势资源来维护和培养,发挥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源上的优势,还是可以解决低生育率的世界难题,维持中国的人口规模优势,使得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