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焠先贤之心,铸青年精神

6月27日至7月1日,滁州学院地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安庆市大观区独秀园人文基地开展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弘扬先贤红色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为组成部分,以“追溯峥嵘革命苦旅,弘扬先贤红色精神”为活动主题。共5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独秀园,并通过采访园区工作人员和游客对独秀园相关红色文化进行调研和弘扬。
6月27日团队成员乘车前往独秀园,与其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引领我们了解本地的历史沿革,文化背景。并召开了一次讨论会议,会上确定了每个成员的工作内容以及规划了参观路线。
6月28日上午十点,“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目的安庆市大观区独秀园。在简短的出征仪式上,队员们举起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队旗,活动拉开序幕。带队的队长勉励大家把握好这次教育实践的契机,感受陈独秀先生的红色精神,在活动中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独秀园。正值上午十点,骄阳似火,我们团队满怀热情的来到安庆市郊的独秀山。独秀山下有一座独秀园。独秀园分为两部分;陈独秀纪念馆和陈独秀墓园。
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独秀园”三个大字的石门,“独秀园”两侧是“民主”、“科学”两个醒目的词汇,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成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他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引导、教育了整整一代人,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接着,实践队一行来到了陈独秀生平陈列展览馆。成员们怀着敬仰之情,跟随着讲解员得步伐,认真倾听陈独秀先生的革命故事和革命事迹,并发出由衷的钦佩之情。
通过参观,团队成员多方面地了解到了陈独秀的光辉历史和事迹,团队成员纷纷感慨:“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所换来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回顾整个墓区的布局和建筑,庄重而又质朴,简朴之中很好地诠释了陈独秀的思想理念和一生经历。其实,对陈独秀来说,他的丰碑并不在“独秀园”中,而是在千秋青史中,在亿万人心头,是多少云雾烟雨都掩盖不住的。
在最后我们团队向先生鞠躬,示以缅怀敬仰之意。感悟了先生敢为人先的精神,实践队员心有所得,更觉吾辈之重任。
6月29日至30日,我们开始随机采访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向他们了解有关陈独秀先生的红色精神,并让他们填写提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表(问卷表的内容包括对家乡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红色精神是否与生活系系相关、如何看待陈独秀先生的红色精神等)通过这种形式了解陈独秀先生的红色精神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所产生的影响,加强居民对家乡红色文化的认识。
6月31日,在线上我们向滁州学院学生宣讲陈独秀先生的红色精神和我们的实践感悟,大家从我们的演讲中了解了陈独秀“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激发了滁州学子的爱国的热情;同时检验发现我们小队此次实践达到了预期。
7月1日,我们小队结束了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开展帮助我们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们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和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时间:2022-08-11 作者:司玲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赴六安大别山革命纪念馆
  •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人杰地灵,将星璀璨,此次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意识到革命胜利的意义
  • 08-23
  • 做知"性"家长,筑起孩子安全防护墙
  • 时隔一年的师生交谈
  •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也是教育者的人生,在教育之中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