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溯源立信”社会实践团赴嘉兴调研

       2022年7月23日至25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溯源立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浙江嘉兴,进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影响现状调查及教育优化路径研究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厚植文化精神,庸续红色血脉。
传承历史,传承现代
       7月23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嘉兴,采访砖雕传承人邵嘉平。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古老的记忆与厚重的历史被收纳进一块块砖雕,随着自东晋时期流传至今的墨香,无言讲述着时间的故事。
       在邵先生看来,让大学生爱上传统文化,需要传播互动,让大学生的思考与传统文化碰撞出新的活力;此外,政府的推广与推广渠道的创新也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本身获取的多为碎片化信息,要逐步积累知识,形成网状结构;要主动了解传统文化,对其产生求知欲和探索欲。
传承技艺,传承精神
       23日下午,团队成员采访了凤桥竹刻与嘉兴黑陶非遗传承人冯飞老师。凤桥竹刻与嘉兴黑陶,从选材、处理到制作,一步步皆有门道。传承者传承技艺的同时吸纳老一辈精神,心怀敬畏,步步摸索,于传承中创新。
       冯飞老师采取了多种方式让更多人爱上传统工艺:走进课堂、视频宣传、展览展销......在他看来,难的是让人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爱上这份手艺,技艺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总离不开热爱坚持两词。同时,传统文化的弘扬要从孩子抓起,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种子,逐步推动传统工艺大众化。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百年前,时局动荡,一艘红船,载的是理想信念,载的是家国兴亡;百年后,我仰望你仰望过的星空,盛世之景在脚下徐徐铺开。中共一大召开后第101年,团队成员来到南湖,结合直播和现场采访的方式,重走一大路,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二楼展厅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老一辈共产党人眼神坚定,在他们脚下,中国的未来被彻底改变。
继承创新根基,厚植文化底蕴
         7月25日,团队成员来到乌镇拜访了竹编传承人钱利淮先生。在与钱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手艺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这种情怀令人肃然起敬。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手工艺品总能在不同场合惊艳世界,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仍需深入,形成科学的脉络。传统手艺往往具有无限的潜力和无穷的可能性,但如果缺乏底层逻辑作为支撑,创新便很难实现,因而,传承是发展的必要基础,必须经过科学的研究与思考,才能使得传统技艺更好地发挥生命力。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养育了古老技艺的朵朵奇葩,在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中任选一朵,都能发现它独特的地方。文化自信,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优秀的精华部分。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我们用清澈灵敏的耳目认知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用如椽的大笔书写悠远灿烂的中华文化。
 
时间:2022-08-10 作者:刘梦珂 李彦莹 来源:“溯源立信”社会实践团 关注:
  • 赴六安大别山革命纪念馆
  •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人杰地灵,将星璀璨,此次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意识到革命胜利的意义
  • 08-23
  • 做知"性"家长,筑起孩子安全防护墙
  • 时隔一年的师生交谈
  •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也是教育者的人生,在教育之中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