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南京之旅—刻骨铭心的回忆烈士陵园调研报告

中国青年网71日南京电(通讯员 朱晓蕊)7月1日,安徽工业大学五湖四海成一队在南京市烈士陵园对当红色资源进行追寻学习,旨在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进而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
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我陷入了沉思。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来到烈士墓前边,深深鞠一个躬,抬头望着这中华英雄儿女的陵墓,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
遥望陵园里悠闲的晨练者或者观光者,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在.人们脸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们所期盼的吗?是他们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护人民财产的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无怨无悔……这些,不正是烈士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吗?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他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党员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十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时代没有选择让我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让我明确了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方向,在英烈们精神的感召下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虽然目前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但我要从自身做起,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红色旅游是在2004年年底时正式提出的、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包括了各个革命圣地。发展红色旅游,是为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红色旅游也是现在日益兴起的旅游项目,我觉得红色旅游很有教育意义。首先,它不仅我们看到我们的前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建立一个政党,建立一块根据地,或者是战胜我们的侵略者的,跟让我们看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存在于同志们心中的那份不灭的精神,那份崇高的理想,是这种内心的强大支撑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下去。然后,就是教会了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很幸福了,拥有着便利的交通工具,舒适的住房,漂亮的衣服,但是我们越来越不会珍惜,衣服日了,扔掉;饭不可口,倒掉。当你看到我们的前辈为了我们的将来连野菜也吃不上,你还会随意扔掉自己不想吃的饭菜吗,当你看到受伤的战士们的纱布都是用过多次,很脏的的时候,你还会嫌弃自己的衣服们不够新吗。我们拥有着舒适的环境,已经学会了不再珍惜,所以,要珍惜。
 
时间:2022-08-06 作者:朱晓蕊 来源:实地实践 关注:
  • 赴六安大别山革命纪念馆
  •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人杰地灵,将星璀璨,此次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意识到革命胜利的意义
  • 08-23
  • 做知"性"家长,筑起孩子安全防护墙
  • 时隔一年的师生交谈
  •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也是教育者的人生,在教育之中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 08-2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