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广财学子三下乡:入千年鼍城,观刀剪“流光”,看漆器“溢彩”

发布时间:2022-08-2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2年7月21日至25日,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流光溢彩”队来到广东阳江,并对阳江刀剪与漆器的发展现状以及历史价值展开一系列调研,以探寻阳江传统文化刀剪与漆器新的生命力和存在形式,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助力行业打破目前的困境,为阳江刀剪与漆器今后发展的新局面提供参考。
 
观刀剪“流光”——能教七月薰风似,为取漠阳江水来
“小刀花剪具佳,货行远近。”《阳江志》中的这句话勾勒出阳江刀剪行业一派繁华的图景。在活动中,实践团首先来到当地的太盛五金有限公司。在公司冯经理的介绍中,实践团得知该公司正以创设全球一线名牌为目标,并着力实现数字化指挥自动生产辅以人工制造,从原料进购、生产制造到成品出厂,生产车间将全环节、全方位对产品进行品质把控;以“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套好剪刀”作为战略定位,注重品牌的创新性、现代性与独特性,并以价低而质优作为自身的优势。采访之余,冯经理还带领实践团参观生产车间,全面呈现产品的制作流程。
图为实践团采访冯经理


图为实践团参观剪刀打背制作过程

阳江十八子向来有“中国第一刀”之称誉,被列为“中国驰名商标”。实践团来到阳江十八子工业旅游示范点,并在讲解员的介绍中了解到阳江刀具历史悠久与十八子的创立之路。阳江十八子的创立开启了中国刀剪行业新道路,其五次技术革命时期不同的制作原料、工艺流程、刀具品种等,从自主研发制刀专用钢材到刀具热处理技术再到精密铸造技术等技术改革,向外展示了刀匠们一丝不苟、细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图为十八子制刀图


图为阳江十八子科技创新区



图为阳江十八子刀具展示

随后,实践团来到昌大昌超市刀具销售专柜,以进一步了解刀具销售情况以及消费影响因素。经调研发现:虽然阳江刀剪市场大,但不会以阳江品牌作为主要销售目标,受疫情和电商平台影响,超市的销量略微减少。谈及刀剪的继承与发展时,超市经理表示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为传统刀具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经理还指出目前刀剪行业很难雇佣年轻人,这与阳江对人才的吸力弱有直接联系,同时也与政府对高端人才的引进不够以及相关的政策和补助不够落实有关。

图为实践团采访超市经理


览漆器“溢彩” ——晶莹髹漆千层罩,凌霄画境羡几分
阳江漆器技艺始于明末清初,以技艺精湛,防潮耐用进入大众视野。 “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这是田汉在1962年参观阳江漆器工艺厂时题的诗句。而今,实践团来到漆艺院,走进漆艺历史,见证漆器的产销过程,领略“晶莹髹漆千层罩” 的精奇高妙。欣赏过后,实践团有幸采访到该院的主任与漆艺工作者,并一起探讨漆艺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他们均表示:对漆艺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回归生活,并不断扩大其受众面积。在将离之际,主任还揭露了目前漆艺的发展面临着人工成本高与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获得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图为漆艺院的漆器展示


图为实践团参观作坊

在三下乡之行中,实践团成员深入刻地认识到阳江刀剪以上千家工厂照顾着寻常人家的生计,而阳江漆器又因种类丰富和用途广涉及到百姓日常的方方面面,在历史文化、内在精神、政府政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然而在企业规模、阳江市人民整体思想、人才建设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刀剪和漆器作为阳江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需要解决该行业所面临的如何复兴以及从何入手的问题。结合调研中得到的信息与团队成员的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活化传承,回归生活;二、政府支持,政策引领;三、走进现代,科技支撑;四、迎合大众,抓住市场。刀剪和漆器作为阳江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品味过去、把握现在、谋划将来”,将刀剪与漆器文化与人民生息相契合,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光彩!

图为实践团合影
 





 
作者:徐梓琼、梁照林 来源:流光溢彩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协助中学开展升旗仪式
  • 山西大学生让非遗技艺年轻态
  • 客韵采茶映南流——青春聚力护遗脉,博白曲调唱响文化新生
  • 广西师范大学“社交新象思行团”赴广西民族大学开展专项调研
  • “民航人”与“非遗人”携手共筑社区治理纽带——社区赋能者团队参加5·8人道公益日”非遗文化市
  • 汉江师范学院环境保护协会百二河巡河志愿活动
  • 和溪春声,乡兴有我——解锁春季打call清溪村的青年新姿势
  • 寻迹开江教育情,深耕支教调研行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