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财学子赴湖北长阳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探寻 “小魔芋” 撬动 “大振兴” 的密码
西财学子赴湖北长阳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探寻 “小魔芋” 撬动 “大振兴” 的密码
在学校百年校庆的重要节点,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青年实践力量助力乡村发展经验总结与推广,2025 年 8 月 26 日,西南财经大学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队怀揣着调研使命与青春热忱,奔赴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走进当地知名的一致魔芋工厂,正式拉开了以 “聚焦产业振兴、挖掘本土智慧” 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序幕。
此次调研,团队将核心议题精准锁定乡村产业振兴,把研究目光聚焦于长阳魔芋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本土产业。从魔芋种植环节的田间实操细节,到工厂加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突破;从魔芋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相互协同,到产业发展对乡村经济的带动辐射效应,实践团队计划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挖掘长阳魔芋产业发展背后的本土经验与创新模式,力求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来自西财学子的独特观察视角与专业思考建议。
此次的调研地点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武陵山深处,北纬 30 度的独特地理坐标赋予了这里温润的气候与充沛的雨量,平均海拔 800 米的环境条件,更是成为魔芋生长的黄金地带。在这里生长的长阳魔芋,不仅有着 “魔力食品” 的美誉,更因卓越品质被冠以 “黑色金子” 的称号 —— 其葡甘聚糖含量高达 60%,远超普通魔芋品种,凭借这一核心优势,长阳魔芋在全国魔芋市场中树立了优质口碑,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农业名片。
近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将魔芋产业视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引擎,全力打造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广袤的田间地头,实践队队员能看到农技专家的身影,他们深入种植一线,手把手向农户传授魔芋科学种植技术,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专业指导,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效率与魔芋品质;在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内,实践队队员观察到魔芋形成了多种再加工产品,经过精细加工,摇身一变成为魔芋精粉、魔芋素食、魔芋护肤品等数十种高附加值产品,大幅提升了魔芋的经济价值。
与此同时,长阳魔芋产业始终坚持 “科技赋能”。通过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那一篇篇落到实际生产的论文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自主研发的魔芋收获机投入使用,有效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解决了传统人工收获效率低的难题;新培育的魔芋品种不仅抗病性强,还实现了产量的显著提升,为产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在精深加工领域,技术团队持续攻关,不断突破加工工艺瓶颈,推动魔芋产品向更多细分领域延伸。
实践团队在一致魔芋工厂与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工厂工作人员热情的讲述有关魔芋的各种优势,实践队不禁感概选择种植魔芋的独到之处,作为一种高效益经济作物,魔芋从种植到收获的周期仅需约 2 个月,相较于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产品,生长时长大幅缩短,这不仅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还能让农户更快获得收益回报。更难得的是,多年来魔芋市场价格始终保持稳定,有效规避了农产品常见的 “价贱伤农” 风险,为农户稳定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份低投入、稳收益的产业优势,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长阳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截至目前,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魔芋种植面积已突破 10 万亩,形成了规模化、连片化的种植格局;全县有 5 万余农户通过参与魔芋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嵌入产业链,实现增收致富,户均年增收超过 8000 元。如今行走在长阳的乡村大地上,连片的魔芋种植基地如绿色画卷般铺展在山野之间,微风拂过,魔芋叶轻轻摇曳,尽显生机与活力;标准化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不停,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魔芋产品的加工生产;满载着魔芋精粉、魔芋休闲食品的货车从园区驶出,驶向全国各地的市场……
从田间地头的辛勤耕耘,到产业车间的匠心加工,再到全国市场的广泛认可,长阳魔芋产业正书写着 “小魔芋撬动大振兴” 的生动篇章。西南财经大学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队的此次调研,不仅深入挖掘了长阳魔芋产业的发展经验,更让学子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意义。未来,团队将继续整理调研数据与案例,形成专业的调研成果报告,为更多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