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跨越千里,筑梦课堂:北科大支教团为永州百余名学子开启多彩暑期

    发布时间:2025-08-01 阅读: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长青青晏支教团
  2025年7月22日,北京科技大学长青青晏支教团一行10人奔赴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团队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青春助力梦想启航”为主题,为当地百余名小学生开设了13门特色课程,并组织开展了趣味运动会、红色寻访等系列活动,以教育帮扶践行青年担当,用文化浸润助力地区发展。
  
  一、课程革新:多维赋能,激活小城星火
  
  本次支教活动,北京科技大学长青青晏支教团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优势,结合当地学生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了涵盖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13门特色课程体系,支教团创新构建“五育融合·小城筑梦”课程体系,将13门课程重构为铸魂培根、思维跃迁、心灵赋能三大模块。
  
  为丰富课余生活,支教团还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运动会。活动设置“气球搬运”“移动山洞”“篮球接力”等集体项目,百余名学生分为四大团队展开角逐。赛场上,孩子们奋力拼搏、默契配合;赛场外,志愿者与支教老师共同担任裁判,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运动会不仅锻炼了学生体魄,更强化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弘扬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每个角落。
  
  这种五位一体的课程设计,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旨在全方位拓展孩子们的视野,点燃他们对不同领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在寓教于乐中播撒下梦想的种子。
  
  二、青春躬行:知行淬炼,反哺县域振兴
  
  青年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北京科技大学长青青晏支教团的成员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课堂上,他们化身知识渊博的“小老师”,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大家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让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变得鲜活有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余时光里,这支年轻的支教队伍迅速切换角色,成为孩子们口中亲切的“大朋友”。他们主动融入学生群体,俯下身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细致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向与成长中的小烦恼。课间的轻松闲谈、课后的游戏互动中,孩子们总能感受到这份跨越距离的温暖与关怀。这份真诚的陪伴,让不少原本腼腆的学生渐渐卸下拘谨,主动拉起支教老师的手分享心底的小秘密——或是对远方世界的好奇,或是藏在书包里的小小梦想。支教队员们的耐心倾听与积极回应,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信任与温暖的种子。
  
  三、希望工程:信笺载道,筑梦成长年轮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为永州新田百余名孩子提供了优质暑期课程,更在心灵层面架起沟通桥梁。教学期间,支教团意外收到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学生们悄悄塞给支教老师的真情纸条。
  
  展开皱巴的作业纸,稚拙字迹间流淌着滚烫的心声:“老师,非常遗憾,我下午就要去宁远了,可能赶不上你最后一节的诗词课了。我觉得你是我小学阶段最好的一位老师。你在我心中就像一个小太阳。我们一定会再见的!”“我来老师这里上课是我最难忘的回忆。”这些纯真话语,是对教育者最珍贵的回响。与此同时,全体支教老师亲撰励志书信百余封,将生涯规划指导与情感激励融入字句。
  
  这场不期而遇的心灵对话,让北科大学子深切体悟教育真谛:知识传授之外,更需以心育心。孩子们向上向善的梦想种子,正与青年“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信念同频生长,而促进教育公平、助推乡村振兴的青春星火,正照亮着这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路。
  
  四、红源铸魂:薪传湘南,砥砺初心使命
  
  支教期间,团队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组织了一系列红色寻访活动。在小源村红色教育基地,支教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认真聆听了工作人员关于红军长征历史的专题讲解。随后,队员们实地参观了保存完好的红军驻地旧址与重要会议遗址,通过详实的文物史料和复原场景,深刻体悟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环境下的斗争历程与坚定信仰。讲解员生动详实的叙述,将那段烽火岁月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使团队成员在沉浸式教育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
  
  支教团还去了蒋先云故居并举行了庄严的缅怀仪式与党史学习活动。全体成员肃立于烈士铜像前鞠躬致敬,表达对革命先驱的崇高敬仰。通过故居陈列的珍贵文献、历史照片及遗物真迹,支教队员回顾了蒋先云同志的革命生涯:作为黄埔军校第一期优秀学员,他积极领导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在北伐战争中身先士卒;1927年临武战役中践行“头可断,共产党籍不可牺牲”的政治誓言,壮烈殉国,年仅26岁。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深刻阐释了“信念高于生命”的精神内核,更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永恒的精神丰碑。
  
  支教团将此次学习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组织“红色故事会”向学生讲述英烈事迹,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北京科技大学长青青晏支教团以教育为纽带,将高校资源注入县域基础教育,用多元课程开拓学生视野,以红色基因筑牢信仰根基。支教见证着孩子们眼中绽放的求知之光,也锤炼着北科青年“自找苦吃”的担当脊梁。北科青年,正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着不负韶华的青春篇章!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