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云浮市新兴县大江镇,被台风季的阴云所笼罩,但广东海洋大学“浮光聚星”宣讲团的青年学子们,却怀揣着传递政策温暖的炽热之心,踏上前往合水村的征途。他们以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为纽带,用青春的步伐探索山乡的每一个角落,以直播为创新手段,让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家庭。
初遇合水:青山环抱中的期待
2025年7月19日清晨,宣讲团成员沿着“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驶入合水村。活动开展之际,面对瓢泼大雨,当地向导满心忧虑:“雨势这般猛烈,山路定是打滑难行,不如改日再去?”然而,想到合水村的村民们或许正翘首以盼政策的春风,宣讲团的成员们毅然决然地迈出了坚定的步伐。雨珠如炮弹般猛烈击打在雨伞上,湿滑的山路让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队员们相互搀扶,在泥泞中缓缓前行,近一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让每个人的衣衫都沾满了泥水,宣传册的边角也被雨水浸润。
山间访谈:政策春风拂心间
在这段征途中,宣讲团特别融入了实地探访与深度访谈的环节。队员们逐一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们围坐一桌,用质朴的方言展开了一场场心与心的交流。“家里有几个孩子在读书呀?对国家的资助政策了解多少呢?”宣讲员小陈温柔地询问。一位朴实的村民大哥紧紧握住小陈的手,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我闺女今年考上了大学,正为学费发愁呢,听说有政策,但具体怎么申请,我们也不清楚啊。”小陈连忙取出宣传册,耐心细致地讲解助学金的申请条件和流程,还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方便后续跟村民大哥保持联系。深度的对话,不仅让宣讲团更加精准地把握了村民们的需求,也让政策的传递更加贴心、温暖。
雨幕坚守:伞檐下的政策温度
抵达合水村时,村委文化广场已积起水洼,原定的户外咨询台无法搭建。队员们迅速调整策略,在村委的屋檐下搭建起了临时咨询点。雨水顺着屋檐滴落,他们细心地用塑料布保护着宣传册,继续向冒雨前来的村民们传递政策的温暖。“早就听说有政策,但我们这儿偏远,没人详细说过。”一位披着蓑衣的大叔接过宣传册,手指轻轻摩挲着“助学金”三个字,眼中满是感激与期待。
雨夜直播:云端连起千万家
雨夜降临,雨点击打瓦片的声响,成了最自然的背景音乐,村委会议室里洋溢着温馨与希望。队员们用创意将队旗固定在墙上作为背景,借来村民家中的温馨补光灯,用支架稳稳地支起手机——这个在风雨中诞生的临时直播间,灯光穿透雨幕,成为了山村里最温暖的指引。
“各位叔伯阿姨,外面雨大,咱们不用奔波,坐在家里就能了解政策!”宣讲员用亲切的方言拉开直播的序幕,然后播放了团队提前做好的政策办理小视频,视频里配上了温馨的字幕方便村民了解政策详情。接着,她举起那被雨水打湿的流程图,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带村民们再熟悉了一遍办理流程:“大家看,就算下雨出不了门,记住这三步就行:带上户口本、填好表格、钱直接到学校,不用求人!”她还特意强调“不是成绩好才能申请,家庭困难的孩子有专门的助学金”。针对村民的疑问和担忧,队员们也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一场直播结束,后台留言最多的便是“懂了”“感谢”等字眼。
青春暖途:风雨中温情的温柔延续
活动尾声,队员们与村干部在雨后初晴的村委广场上合影留念,远处的山峦被雨水洗刷得更加清新秀丽。这场在风雨中展开的宣讲活动,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三下乡不仅仅是传递政策信息,更是用青春的担当为群众撑起一片晴空,传递温暖与力量。
“暴雨挡不住我们前行的脚步,更挡不住政策落地的坚定决心。”宣讲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他们将把直播内容精心剪辑成“雨天办事指南”系列短视频,标注“线上申请通道”“材料补办流程”等实用信息,通过村广播和微信群持续推送。他们深知,青春的脚步永远不会因风雨而停歇,唯有让政策的阳光穿透每一场“暴雨”,才能让更多山区的学子在求学路上勇往直前,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